我笑着走近他们,嘴角的微笑始终一个弧度,不曾变过。看着他现在过得好,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果然,当初的放弃是对的。
我慢慢的停下。
什么时候来的?唐蓁蓁问道,语气温和,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我笑了笑,蹲下身看着眼前的孩子,手轻轻的捏了捏他的脸颊,今日刚到的。接着看向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我笑着问道。
孩子有点怕生,直往后退,唐蓁蓁一把拉住孩子,道竹席,叫姑姑。
竹席。我轻声符合,心里涌现了淡淡的悲伤。这名字是萧乔取的吗?
唐蓁蓁摸了摸竹席的头,温柔的看了孩子一眼道,名字是王爷取的。
我笑了笑,猜到了。
竹席很可爱,像你。我看向唐蓁蓁,她也正微笑的看着我。
接着,她带着孩子离开了,临走前让我们好好说说话,也真是难为她了。到了这时还在为萧乔着想。
云竹,陪我走走吧。他看着我,温和的说道。
我说,好!然后我们在石子路上走了一遍。
过得好吗?他问。
我说好!我若是说不好,他只怕也无能为力了吧!临分别的时候我告诉他我还留着簪子,他笑了,那神情同当年他送我簪子时一模一样。
他现在过得很好,妻子贤惠,儿子听话。我真为他高兴。
此次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见到陆瑾瑜,他大约是再不想见我了。罢了,就此为止吧!
只要大家都过得好,我便心安。临行前,敏姐姐很是不舍,拉着我向几年前我离开时那般叮嘱。
我答应她有空一定回来,只是这一等不知道又将是多少年。
新年过去,元歌元玺也入了学。而我整日也没了事干,春天的时候,我怀揣着别样的心情去了上元,晚上我来到了那片小河,许多女子在那里放花灯。一盏接一盏,我也去到河的尽头买了一盏,是一个中年男子在卖,我买了几盏。
花灯要一盏一盏的放才灵。
我回头,老树下的陆瑾瑜正一身白衣站立于那里,嘴角扬着笑看着我。
我笑了,目光定定的看着他问道,你何时来的?
他答,每年的这个时候。
那天,正是三月初三。
他的笑容像是春风,轻轻拂过我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