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豫州真相,太子结局(2 / 2)

本殿的床上,卿卿居然还有闲心想别人,看来是本殿不够尽力。

沈念心无力地仰望着依旧绯红烂漫的红纱帐。是真的无力好吧,四殿下这飞醋也是吃得没边儿了。

与之同时,泰元殿中。诚明帝的书案上同样放着司徒两兄妹的邸抄,而且比穆子晏手上还要多一份穆子誉呈上的奏折。

不同于穆子晏和沈念心除了惋惜之外还有几分看好戏的心思,诚明帝当真是十分苦恼。

一个是悉心栽培多年的嫡子,一个是从小便勤恳上进的长子,可没有一个是让他能够省心的。

对于嫡长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诚明帝并非毫不知情,恰恰相反,他一直是有些乐见其成的。他疼爱敏柔皇后留下的嫡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刚出生便将其立为东宫太子,也是真心想要将这龙椅交给他的。

可是穆子恩并非只有容貌肖似他的生母敏柔皇后,就连性情也像极了敏柔皇后的温和优柔。

这也是诚明帝一直对穆子熙的动作置之不理的缘故。他非常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让穆子恩能得到更多的历练,有能自己将那位子坐稳的能力,而非是将来在登上皇位后再遭受到兄弟们的围攻打压。

然而似乎天不遂人愿。事情并没有按照诚明帝所希望的那样发展,无论是穆子恩还是穆子熙,都没有长成他所期望的样子。

穆子熙非但没能成为督促太子成长的一个有利因素,反而变成了如今这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狠毒辣之人,眨眼间就将数以千计的百姓牺牲掉,心中却连半点愧悔都没有。而太子,竟在穆子熙的处处打压堵截之下,变得更加的愚昧无知却又贪婪软弱!

诚明帝何其悔也!

可是纵然再后悔,也来不及改变什么了,豫州之灾已经发生,那些郡县已经被摧毁,那些百姓已经殒命,穆子熙和穆子恩已经长歪了性情,这些都已经成了定局。

诚明帝喟叹一声,一开口,声音竟透出了几分黯淡的苍老:盛德安,你说,朕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他是说了一句问话,但语气里却有几分无奈地叹息。似乎并不需要真的有人给他一个答案,他自己心里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真的是做错了。

泰元殿里安静得可怕,几乎落针可闻。伴随圣驾数十年的盛德安听到诚明帝那声沉沉的叹息,先是沉默了片刻,之后便字句斟酌地开了口:陛下,您没错。

诚明帝默不作声,整个人看起来仍旧有几分颓然失意。听得盛德安的回话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略略抬了抬眼皮,不以为然。

盛德安继续道:陛下您,虽然是皇子殿下们的父皇,但以老奴的想法,应该是皇父才对,对于皇子殿下们来说,您先是皇帝,之后才是父亲。不只皇子殿下们是您的孩子,天下万民也是您的子民,您心疼百姓,此情甚笃。

殿下们做错事,您可以教导,可以处置,但万万不可因此而气郁,伤了龙体啊!

盛德安跪地叩拜,言辞恳切。

诚明帝被盛德安一语惊醒,恍然大悟。

是啊,他首先是一个皇帝,之后才是一个父亲。如果不能做到对天下百姓负责,又如何对得起大铭朝的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他的信任与嘱托?

太子太子回来之后,就让他在东宫里静养吧。诚明帝喟叹一声,虽然心中已有成算,但是要真正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心里还是不那么痛快。

至于老大,朕看他这段时间在京畿武备营也不是很用心思,之后就让他去工部吧。受灾地区百废待兴,有的是用人的地方。至于西北军政,朕看老三老四都还不错。

盛德安这会儿却是不能再搭腔了。诚明帝几句话之间,便是将众位皇子的各自地位重新洗牌了。

事关夺嫡争储之大事,他只是区区一奴才,别说过多置喙,就连听也要当做没听见才行。

陛下,皇贵妃那边儿刚才来了人,说是问问您今晚可要去景阳宫用晚膳。今儿个是初一,皇贵妃这些年就都指着初一十五这两日恩典呢。如今太子深陷危机,皇贵妃自然更加坐不住了,早早就派人来相请,生怕诚明帝忘了她。

可偏偏诚明帝今日不想给她这份恩典了。

诚明帝闻言,脸色又暗沉了几分,今晚摆驾承乾宫。告诉皇贵妃,今年太后千秋虽然不能大办,但是家宴也不能失了该有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