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司徒惹祸,念心之忧(2 / 2)

聆音一脸愁容:姑娘,小五爷出事了。

沈念心闻言心头一跳,怎么回事?你一口气说完行不行说一半留一半怎么这么费劲呢。

聆音道:昨儿个小五爷在红绡楼把梁府的公子给一鞭子抽瞎了,就是之前在军营里鼓动人欺负咱家六公子的那个。今儿个一早,梁家的夫人和老夫人都跑到司徒府门口去闹了,据说闹得挺难看的。

聆音顿了顿,面带谴责地看了自家姑娘一眼,说:听说您当时也是在场的?怎么您没有劝阻一下小五爷呢

沈念心:这份指责她挨得莫名其妙,她不记得有这事儿啊。

虽然说那人罪有应得吧,可是这事儿若是闹开了,恐怕对小五爷影响也不大好。

沈念心到底还是记得正事儿的,问她:你刚才说梁家的夫人和老夫人到司徒家去闹了,哪个梁夫人?是左相夫人吗?

聆音眉头微蹙,细细回想,随后笃定地道:不是左相夫人。左相夫人怎么可能做得出蹲在司徒府门口哭闹的事儿呢,据说是梁家一个旁支,那位老夫人,好像身上有个三品诰命。

沈念心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左相府要跟司徒玄瑷死磕,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想到那位梁公子,她眉头厌恶地皱了皱,真是想想都让人觉得讨厌,难怪司徒玄瑷抽他。

醉酒之后直接就断片的沈念心,完全没有那人的眼睛是因为自己而被抽瞎的觉悟。

最近老太君都起得早,沈念心自然就把去松菊堂请安的时间,从午后挪到了早间。

囡囡。老太君见是她来了,连忙吩咐嬷嬷摆饭,来,陪祖母一道用早膳。

沈念心欣然应下,她这个时间来松菊堂,确实是来蹭饭的。

老太君身边儿贴身伺候的嬷嬷一边给二人斟茶,一边跟沈念心说,大姑娘在的时候,老太君都能多进半碗粥。大姑娘日后可得天天来,顿顿来才好呢。

沈念心闻言也很乐呵,那可不,我就是祖母的开心果,开胃菜呀。哎哟,她叹了口气,这日后我若是嫁了人,祖母一个人连饭食都用得不香了。这可怎么是好?

说得跟真的一样,还一脸逼真的担忧。她道,要不我还是不嫁了,天天都陪着祖母一道用膳怎么样?

老太君怜爱又宠溺地点点她额头,不像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眼中却是掩不住的欣慰疼爱,祖母知道囡囡心里不舒服,可是这就是天家旨意,咱们也是没办法的。

沈念心眸色一滞,想来宫里头的消息,老太君应该也是有所耳闻的。

祖母不必为念心担忧,念心省得。她亲手给老太君盛了碗椰汁薏仁粥,一勺一勺搅拌放凉,这才放到老太君面前。

老太君见她这副懂事知礼,又不愿家人为她操心的模样,心中更是不舍。轻轻拍了拍沈念心的手背,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囡囡,祖母不担心你。祖母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她目光回味悠长,仿佛想起了什么久远的旧事,咱们沈家,这么多年来都不乏入宫为妃的女子。但是恩宠有余,自然爱重就不足。祖母希望囡囡你,既然占着皇子正妃的位份,就向庄靖懿皇后学习,做个贤良的好妻子。可能会有其他的女人分薄掉你的宠爱,但是你要成为夫主心里,最为爱重的女人。

沈念心闻言,眼中忽然就泛起一阵酸意。

可是祖母,最得爱重又能如何呢?谁又能说,百年来得后人赞颂的庄靖懿皇后,当年就一定是幸福的?沈念心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跟老太君意见相左,而这第一次,竟然是为了这样的话题。

老太君听了她的话,叹息地摇摇头:傻囡囡。世间事本就是如此,得此失彼,再正常不过。你若是想要有所得,自然就要有所割舍。宠爱是一时的,尊重却是一世的。你看庄靖懿皇后,即便她一生膝下无子,但是最后却能亲手扶植起一位皇帝来,这样有何不好吗?

沈念心低下头,掩去眼中那点儿不争气的泪水。她不想在这样的问题上跟老太君争论些什么,于是她点点头道,祖母是过来人,说的自然都对。是我狭隘了。

她心里百转千回,没有说出口的是,庄靖懿皇后当年,在深宫中数十年寂寥孤苦,是史书上从来没有人写过的。但是那些苦,她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即便她这一生,不可避免地还要面临前世的局面,但是她也不会再放任自己走前世的老路。贤良的名声又不能当饭吃,她要来又有何用?

她心中闪过一丝坚定。她这一次,一定要活得恣意潇洒。人生苦短,不过匆匆几十年,若是都忙着取悦别人了,岂不是愧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