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一双漂亮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儿,问道:老爷,奴婢可有说错?
没错。
那
放心,老爷说话算数。
郭假笑着,这时候马车也到了作坊。
郭照先下车,然后回过头来要搀扶郭假,惹得郭假大笑:你以为你老爷真老了?
错开了身子,从马车上跳下来,然后高顺带人站在作坊门前,之前这里还有几个卫兵,那是刘晔派在这里看守的,都站到了一边,并且向郭假行礼。
郭假进入作坊,刘晔早就知道出来相迎了,二人对头赶上,郭假问道:那刘老三呢?
刘晔答道:人在茶室。
郭假点点头,直接往茶室而来。
还没到门口,就看到一个粗布麻衣的汉子在那边等着,见到郭假后立即抱拳上前,说道:草民刘三,拜见大司农,呵,拜见大司农。
刘老三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有些激动,不断的嘴里喊着拜见,点头哈腰的。
郭假挥手道:刘老三,听说南山碳都是你的呀!
大司农,小人也只是养家糊口刘老三赔笑着说。
放心,本官不会仗势欺人,让你亲自过来是想问问你,这碳厂一天能产出多少碳来。郭假直接坐下谈正事,那刘老三是不敢做的,就是郭假让他坐下也不敢。
拘谨的站在一边,刘老三答道:回大司农,那我窑子一天能烧炭千斤,可这炭能用得起的人少,平时小家小户的都自己去山里打柴,也就向大司农这样的人家才用得起,所以不能烧太多,多了没地方去呀!现在一天,产炭是五百斤左右。
这么少?
五百斤炭,根本不够十个炉子烧哇!
郭假看向刘晔问道:昨晚试着开炉,一个炉灶一晚要烧多少碳?
刘晔答道:三百斤!
嘶!刘老三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百斤这差不多是等于普通人家,整个冬季要烧的总量了。
结果,一个炉子,一晚上就给烧没了?
但刘老三还在震惊的时候,郭假就开口了:一天三千斤碳,你哪儿能烧出来吗?
三千斤,这还只是十个炉子的,以后自己酿酒了,估计还得加,差不多要五千斤左右,这年头碳是论百斤卖的,一百斤碳八十钱,五千斤的话那就是四千钱。
一天四千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二万钱,相当于一百二十金!
这成长,太高了啊!
不过,还是在利润空间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郭假心里却已经想着去挖煤了。
并州、冀州那边,可是有不少媒呀,但现在那是南匈奴和袁绍的地盘,只能想,目前还是得烧炭。
刘老三想了想,问道:大司农这里的碳,要多久?
全年都要。郭假明白刘老三的心思,他这是在看买卖到底有多大,只要够大,他应该还有添加窑子的能力,所以郭假为了让他安心,便说道:你放心,未来我可能要的是一天五千斤碳,而且价格方面,也绝对会很公道。
那,一百斤碳,四十钱,大司农可以答应吗?刘老三询问。
嗯?
四十钱?
郭假愣住了,看向郭照说道:市面上的价格不是
郭照闻言连忙走过来,当着刘老三的面她不好直说,只好凑到郭假的嘴边低声道:老爷,你没说是直接找碳厂,如果是这样,那碳商的价格自然不能一样了。
郭假明白了。
感情,市面上的碳,还是有中间商赚差价后的价格。
刘老三也解释道:大司农,市面上价格百斤是八十钱,可小人出厂的碳其实百斤只卖五十钱,因为大司农要的量多,小人还能降十钱,但是不能再降了。
行,就百斤四十钱。郭假见刘老三老实,而且这年头像他这样老老实实的本分人确实很难,别看他开的碳厂,可穿的衣服破破旧旧不说,就连双手和脸上都是漆黑的,显然他这个碳厂的老板,平时可没少干活。于是郭假说道:刘老三,你好好干,如果实在是担心,本官也可以直接买断你这个碳厂,今后你就算是大司农官署的人,每个月我给你俸禄,让你去做事。
当真?刘老三闻言眼神一亮。
官署
那,是不是进去了,大小也算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