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大胜!
获胜的曹操,来到了黄河边上的白马港。
看着滚滚黄河,曹操此时也是新潮彭拜。
他和袁绍,隔河相望已经很久的时间了,幼时的玩伴,到青年时期的同僚,再到后来的盟友,而现在已经成了水火不容的敌人。
斩了颜良,又诛杀文丑。
曹操知道,这一次袁绍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袁本初啊!
曹操蔚然一叹,指着河对面说道:一切都像奉孝预料的那样发生了,颜良、文丑,都死在了白马,接下来袁本初就应该大兵压境了吧?
丞相,现在我们应该撤退了。荀攸说道:算算时日,袁绍大军应当集结完毕,冀州富足,人口众多,实在不宜硬碰。
曹操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白马港,守不住的。
而且,如果要守白马港,那延津港怎么办?
真要和袁绍隔着黄河开战,那战线就太长了。
这一点,郭假早就说过。
所以,大军退守官渡,是最好的。
第一,官渡离大本营许昌更近,更容易补给。
第二,官渡离黄河有一百多里,这是诱敌深入。
第三,袁绍如果在官渡失败,那他想要全身而退就难了,因为到时候黄河会变成他们撤退的拦路虎。
基于以上三点,所以曹操也十分认同郭假的战略。
奉孝之谋,无人能及啊!
曹操想着战事开始到现在的发展,再一次感叹起来,又担心道:不知道奉孝如何了
丞相想知道奉孝,不如前往延津港等待消息!程昱进谏。
吾正有此意!曹操点头,便立即下令向延津进军。
傍晚的时候,大军到了延津,守将卞喜前来迎接:拜见丞相!
嗯。
曹操点头,问道:可有军师将军的消息传来?
回丞相,没有!卞喜回应。
曹操点点头,便往延津港里面走去。
到了军中,曹操惊讶地发现这些守军一个个的,居然都在做茅草人,顿时不悦,对卞喜问道:这是在干什么?让你领兵镇守港口,防范冀州袁绍,汝却如此怠慢军纪,还让我的士兵去做稻草人卞喜,你想死吗?
丞相息怒啊!卞喜听了大惊,慌慌张张地解释道:这这是军师将军的意思。
奉孝?
曹操道:起来,说说看,奉孝让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丞相,军师将军说若是见到北岸卞喜正要解释,此时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过来,卞喜便道:何事?
将军,北岸出现许多人马,但天色昏暗看不清楚不过,好像有船只渡河而来。士兵回报。
卞喜问道:船上可有扬旗?
士兵回答不出来。
曹操沉声道:走,去看看!
于是曹操带着众人来到了河边,果然见到有两艘船渡河到一半了,这两艘船后面还有一艘较小的船只,而此时对岸的上游,又出来了七八艘战船。
是奉孝!曹操激动地说道:绝对是奉孝公达你看,上面那可是袁绍的追兵?
荀攸点点头道:必然是追兵,丞相,得派人接应啊!
嗯!曹操点头,看向卞喜道:还不快带兵接应?
丞相,延津守军不足三千不过军师将军临行前有言,若碰到如此情况,便让那些草人立在战船之中,然后各船只要三百人划船,两百人射箭,再安排一些人擂鼓便可,船只一出,袁军自然会退!卞喜说出了郭假的计划。
以草人登船?
曹操一愣,随即笑了,对荀攸说道:公达,奉孝之智,远胜你我啊!看来,这一切又都是在他的计划之中了。
那边,卞喜已经让士兵登船,然后指挥着那些扎着草人的船只下水渡河而去。
一时间,河面上鼓声四起。
远远的,曹操只看见卞喜的船只和前面那两艘船接应成功,然后袁绍的船只也到了,但这时候天色却已经进入了黑夜,结果双方只能擂鼓,用弓箭对射,连人影都看不清楚。
很快,鼓声熄。
然后在火把的照映下,一艘船出现在了曹操的眼中。
只见船头的草人身上,挂满了箭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