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质疑(1 / 2)

杨逸臣到了台上后,对这种场面也是很熟悉了,他连手稿都不用,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解起来。

大概的内容,其实就是对国内外西医的不同点进行了一个总结。

但都是专门挑的精华来讲,从不拖泥带水。

等他讲完后,礼堂中再度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对杨逸臣这位哈佛的双料博士十分佩服。

就是坐在下面的各位专家们,也纷纷颔首表示欣赏和赞同。

对于杨逸臣这样的年轻才俊,他们心里只有浓浓的爱才之心。

如今国内中医式微,西医又比不上国外,杨逸臣能够放弃国外的高薪职位,回到国内,为推动西医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实在是令人钦佩感叹。

这样的人才,他们恨不得多出现几位。

其实大家可能都以为我今天来到这里,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华国和世界西医的差距。

杨逸臣环视了一圈现场上千名同学,淡淡说道:来到蓉城之前,我曾认为国内中医逐渐没落,西医才是救死扶伤的主流。

这话落在礼堂许多中医专家和中医学生的耳朵里,或许有些刺耳。

但不可否认的是,华国医学界的现状就是这样,是他们必须要承认接受的。

坐在下方的赵天宇这时冷笑一声,他很赞同杨逸臣的说法。

现在只有西医才是王道,中医已经没前途了,那些能够拿到高薪的职位,几乎全都是西医。

中医需要几十年的经验来耗,对于急功近利的赵天宇来说,他不可能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被誉为医科大第一高材生,就是为了多挣点钱,成为人上人,西医是最适合他的途径。

但这时,杨逸臣却停顿了片刻。

然后他接着对众人说道:但几天之前,我在机场医院,亲眼见到我的朋友,用中医的针灸术治好了一名心脏受损的病人!

哗!

听到这话,礼堂如杨逸臣所料地发出哗然不信的声音。

毕竟这件事确实匪夷所思,这里是医科大学,学生们都知道中医治本不治标的特点。

中医专注以汤药调和体内的五行之气,这就注定了中医不可能用来急救,更不用说针灸术能够治好心脏受损。

心脏受损这样的外科大手术,恐怕就是医科大的校长都不敢说百分百成功率。

一个中医,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赵天宇和其他人一样,像是听到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一样,他不禁鄙夷的摇摇头,还以为杨逸臣有多厉害,原来不过如此。

杨逸臣此时在赵天宇眼里,不过也是跟秦洛一丘之貉,都是富二代出国渡了点金罢了。

毕竟能说出这种话的西医,水平也就那样了,这哈佛毕业的博士,似乎也没比他强多少。

甚至如果单纯从实际的行医水平上来说,赵天宇甚至有自信不输给杨逸臣。

在座的诸位专家们,面面相觑,他们各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了,对于赵天宇说的话,也是保持着怀疑态度。

很幸运的是,我的这位朋友,他现在就在台下,我会请他上来给大家讲讲传统古中医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