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就被小王扒拉醒了,小王一脸兴奋的说:“今天要举行拜师仪式,你还睡?快起来。”
看他的样子好像自己要拜师似的,比小马还开心。匆匆起床洗漱后直奔大兴,拜师仪式在老郭家里举行,并没有像后世那种大摆宴席,高朋满座。更没有媒体朋友。想来还是不出名的缘故吧。
拜师仪式小马一知半解,并不是懂得太多。不过没关系,跟着主持人的指示照做就是了。
来到老郭家里,一群徒弟们正忙碌着挂红灯笼,往竹竿上绑鞭炮。
小马感激的抱拳说道:“感谢各位师兄的帮衬,今儿个辛苦了,日后定有回报。”
小马给其他师兄弟的印象很不错,为人低调又很和善。虽然最近出了些风头,不过并不嫉妒他。
小王在路上还科普了许多关于拜师的知识。生怕小马出错。
摆知,相声术语,指的是拜师仪式,顾名思义就是把事实摆出来让大家都看到,公开师徒关系。类似旧社会举行公开的婚礼,只要婚礼办了,就等于领了结婚证了。
摆知也是相声圈里最名正言顺的师承关系认定形式,只有举行了摆知仪式才能将徒弟名字登记入相声家谱。
在传统仪式上,弟子是没有发言的机会的,而是顶着“小贴”聆听师父的训导,首先感受到艺术承传者的使命感,是一种过渡礼仪所必有的庄重。相当的等级森严。相声行的摆知仪式是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是获得江湖同行认可的重要条件。
拜师也分好几种,口盟,口头答应收为徒弟,口盟就像情侣婚前同居一个意思,有事实没名分。
海青,没有师承关系的演员。有本事但是没有名分,或者没本事也没有名分。比如郭德纲在拜师侯耀文之前,严格意义上就是海青。而杨少华的儿子杨议就是典型的海青。
入室弟子:徒弟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分入门弟子,入室弟子,嫡传弟子和关门弟子等,入门弟子,就是跟师父学了,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师父的真传,平日里不能进入师父的起居内室。
入室弟子,那就更进一步,能进内室,就意味着师父可以关起门来教。
嫡传弟子,师父手把手教的那种,嫡系就是这么来的。
关门弟子,师父收的最后一个徒弟,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能优秀到让师父不再想收徒弟为止。
引保代:徒弟拜师要有三个师父分别是引师,保师,代师。
引就是引荐,旧社会一般都是由弦师担任,盖是因为弦师和说相声的最早是同行。保师就是保证徒弟不跑,三年学艺两年效力,不能中间跑了。旧社会一般都是由变戏法的师傅担任,盖是因为变戏法的和说相声的是竞争对手。
代师是当师父不在的时候代替师父授课的,一般都是师父的师兄弟或搭档担任。
当然,这是过去的说法。现在一般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帖子:相声演员拜师分红帖子和白帖子,帖子上写徒弟的信息。其实这和江湖上其他帮派是一样的。带艺投师的要用红帖子,白丁投靠的是白帖子。白帖子就相当于卖身契,那真是三年学艺两年效力了。
常凯申当年拜杜月笙时投的就是红帖子。郭德纲拜师侯耀文也是红帖子。
科普了这么多,小马听的稀里糊涂。讲究太
多了,能记住一点是一点吧。
进屋后,太师椅上正襟危坐着老郭,李金,高风,于千。表情都很严肃。
老郭咳嗽一声后:“今天呢,给你举行拜师仪式。你在这里没有亲朋好友,所以我给你指定了引保代三位师父。引荐你的师傅是于千,保师是李金,带你的师傅呢,是高风。他业务精湛,教你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马连忙上前对三位师父一一鞠躬表示感谢。于千笑骂:“行了行了,我们又没死,还来三鞠躬。一个就够了。”
等外面徒弟们忙活完了都到齐后仪式开始了。齐排排站在两旁。气氛顿时显得很是凝重。
李金担任此次的司仪。先是恭恭敬敬点香然后插在香炉里,然后对小马说:“拜祖师爷东方朔”
小马连忙上前一步接过点燃的香走到一副古画前,只见画里一人相貌古朴,长眉浓须,神采飞扬。一股豪放不羁的气息扑面而来。
东方朔此人是西汉时期的人。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
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
从小就喜欢读书,天下能读的书都看了个遍,四书五经不在话下,兵法布阵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