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忍不住斜着身子看去,只见沈明庭容光焕发的走来,拉着李京九的手一提,李京九便饶有默契的抬脚跨了进来,朝他报以一笑。
她花裙荡漾,头上的步摇清响,如那春日娇媚的樱桃花。
白而不绯,粉而不妖。
屋子里的几个奴才都看痴了。
与他们估计的相反,李京九非但没有丝毫不对劲儿的地方,反而和沈明庭郎情妾意,如胶似漆。
他们可从没见沈明庭跟谁这般无忧的相笑过。他二人就如同彼此的影子,很自然的站在一处,般配得不得了。
母后。沈明庭见到太后时,把身边的人往前一拎:带小九来见你了。
李京九走到太后跟前,做了个礼:儿臣见过太后娘娘。
莫说旁人震惊得说不出话,就连太后这么四平八稳的人也是顿了一会儿。
不必多礼!快起来,起来。
太后开怀大笑。哀家有一阵子没见到你,都想你了。如何?新郎官待你好不好?
李京九回头望了沈明庭一眼,沈明庭冲她笑了笑,她娇滴滴的说了声:他很好。
他很好三字,像一柄利刃,横刀一扫就斩尽所有人眼里最后那点期待。
整个房间里,李京九和沈明庭春风得意,光华四耀。
其余旁人喉咙像被堵住了似的,在各自的角落里黯然神伤。
刚才她们有多冷嘲热讽,这会儿就显得有多小人和尴尬。
像一个巴掌打在了她们脸上,一个个心照不宣的沉默着。
今儿母后的养心殿里真热闹。沈明庭扫了一圈这些一言不发的人。都是来看新妃的?
众人头又低了一寸。
边瑶尽力笑着,却不知自己笑得已经十分木讷。回王爷的话,我本是来探望太后娘娘的,倒是忘了今日是王妃娘娘给太后敬茶的日子。
关妙恩没有吱声,只是望着李京九的眼神已是不遮不掩的愤恨。
边瑶见沈明庭望着关妙恩,关妙恩却没有回话,忙住她道:妙恩是随我一起,也是来探望太后的。
我是和姑母来打叶子牌的!颜鱼儿天真烂漫道,轻松将她和安太妃给摘了出来。
安太妃笑着点点头。
沈明庭没看颜鱼儿,只是神色复杂的审视过其他人,意味不明的笑了笑。真是巧啊!
说明今儿是个好日子,不仅能进宫给太后娘娘请茶,还能见到安太妃,见到各位妹妹。
李京九知道沈明庭说得是反话,天下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这群人都是赶着来看她笑话的。
既然都装作不谙世事的样子,那她也装,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演员了呢?
安太妃哪里忍得住被一个新妇落了脸面,当即说道:为了王妃娘娘的一杯茶,太后娘娘便是病着也没进半颗米粒,就这么一直等着。王妃娘娘说要看本宫后一眼,本宫可受不起。
颜鱼儿摇了摇安太妃的肩:姑母,好端端的说这个做什么?
怎么了?新妃给太后敬茶,理当赶早,换做民间也是一样的。老百姓都恪守的规矩,到了咱们宗室,反倒轻贱了?
安太妃自知有理,便抓牢不放。外加太后也没阻拦,便觉得有人撑腰,非要给李京九一个难堪。
李京九暗道,原来是在这里给她摆了一程。
杜嬷嬷,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安太妃叫住角落里一直没说话的奴才。
杜嬷嬷硬着头皮上前,奴才按时间在洞房外叫王爷王妃起床,奴才叫了三遍,没人应。
边瑶细着声问:是不是嬷嬷声音太小?王爷王妃没有听见罢了。
杜嬷嬷赶紧摇头:那不能!奴才叫第一遍的时候是轻着声的,后面奴才也怕王爷王妃没听见,而太后又在宫里饿着肚子等着,便大声再叫了两回。
安太妃笑道:便是没有这个心罢了,刚刚进门时,本宫见王妃不急不忙的呀。
所有人都望向了李京九,等着她磕头认错。
李京九当即给太后福了福身:是儿臣的错,儿臣不胜酒力,昨日喝了点九霄霹雳露,就浑浑噩噩晕了头,今儿辰时快过了才醒,所以来迟了。望太后娘娘恕罪。
什么九霄霹雳露?颜鱼儿问了一句。
满屋子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一个小太监道:王妃娘娘您可真会说笑,九霄霹雳露实在后劲儿太猛,除非王爷是不想圆房了,否则怎会准备那种酒?
罢了罢了。安太妃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帕字:瞧你笨的,便是扯谎都不会。
李京九这才知道她被沈明庭这个浑球给骗了。再加上她家世一般,深处闺阁,也不知道懂酒的品种。
沈明庭拉过她,教训道:你便不该扯谎,怎么来迟的,你就如实说。
李京九起先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很快就从他两只闪着暗光的黑瞳仁儿里读懂了他的意思。
她双颊一红,捂着脸。这这种事情叫我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