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确实偏远了些,朝廷有些难以完全顾及,这几年西北地区大旱,郭知运作为陇右道节度使屡次向朝廷上书汇报那里的灾情。
这些年朝廷没少拨给陇右赈济款,但是奇怪的是,每次上报地方叛乱时,陇右总是最容易出现农民叛乱的地方。
收成不好,没问题,有国家的赈济款来安抚民心,可为什么这陇右还是起义不断。
直到那天看到郭知运偷偷塞给鸦语金元宝,叶炎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知道朝廷拨给灾民的钱都进了这些贪官的口袋,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能贪。
郭知运每天大鱼大肉,但是就在他府外不远处就有成群的灾民因为食不果腹而被迫卖儿卖女。
一想到这,叶炎就恨的牙根痒痒。
“把这个畜生给我提到牢里!我要亲自审问,郭府所有缴获赃款全部冲入国库!”
“主上英明!”
令和启对叶炎拜了拜,眼中对叶炎充满了敬佩之情。
郭知运眼泪早就流干了,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是躲不过了,干脆放弃了挣扎,任凭手下的人将自己拖到监狱等候叶炎的发落。
“啊——!”
监狱里不断传来郭知运的尖叫声,从叶炎那里得到命令,令和启轮番折磨着郭知运,不然难解叶炎的心头之恨。
……
长安城内。
一帮大臣知道叶炎最近又要开始一番新事业,但是不知道叶炎为何又突然跑去了鄯州。
但是叶炎临走前已经吩咐下去,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好好辅佐李丽质,将放贷工作落实下去。
果不其然,政府的利息比民间的放贷势力低了不止一点,很快就吸引了众多百姓。
而且叶炎的放贷内容不仅限于金钱货币,凡事农民前来借贷,必须同时在官员这里领取一部分种子进行耕种。
一开始长孙无忌等一众老臣还不明白叶炎的葫芦里究竟是在卖什么药,一经实施后,众人才发现这政令其中的妙处。
之前流离失所的农民被迫涌入城市,导致长安城内越来越不安定,偷盗事件频发,长安城内的治安投入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现在有了种子,部分农民可以重返土地,既能让社会安定下来,同时也能恢复生产,简直是一石二鸟之策。
同时李丽质也在筹划进行科举考试改革,根据叶炎的要求,不仅考试内容增加了不少,更偏重于实用性。
叶炎的目标不仅仅是要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更是能为他的事业提供有力帮助的全能型人才。
所以考卷中数学、天文、经济等内容增加,将四书五经的内容进行了部分缩减。
虽然之前在隋炀帝时期就已经开设了科举考试制度,但是选拔的人大部分还是从士家大族中选出,这样来说还是弊端太多。
叶炎此举一出,虽然扩大了招生范围,但是同时也触动了太多贵族的利益,招来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李丽质现在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大臣的反对,不免有些招架不来,朝堂中因为科举改革很快形成了两派对立势力。
朝中不乏有些平民出身的官员,面对这一新政自然是十分拥护,但是通过身世背景进来的官员叫骂声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