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星河远人 施定柔 1765 字 2021-01-06

伊湄白了她一眼,掏出手机,滑出一张照片:“有图有真相。这该不是p的吧?关城发给我的。”

珞珈一看,有点傻眼:真会找角度,看上去像是一场激吻。

珞珈对关城的道德期待值不高,也知道他爱在这件事上较劲儿。尽管如此,看到这样“香艳“的照片,她还是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别不好意思,方弘逸也看到了。”伊湄促狭地一笑,“受的刺激可大发了。”

“……”

“所以珞珈,你现在究竟是关城的未婚妻呢,还是方弘逸的前女友?”伊湄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可不要玩暧昧喔,两边都不好惹,摇摆不定的话,会出大事的。”

珞珈想了想,点点头:“一定要选的话,还是关城吧。”她苦笑一声,又说,“我总不能选那个想要我命的人呀。关城说方弘逸以前想射死我,我还不肯相信。可是,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方弘逸亲口承认向我射过九箭,之后我和他大打出手、互相射击、枪战的场景堪比好莱坞大片。我要是再见到这个人,决不让他好过。”

蒋松林律师事务所就在白鹤楼附近,虽与鹭口区隔着一条江,坐地铁的话,其实并不远。

珞珈与伊湄赶到时,前台小姐正忙着接电话。两人在会客区里等了五分钟,前台小姐过来说蒋律师还在国外度假,不方便联络,不过她可以请他的助理过来一下。

助理姓杨,是个年轻的女人,二十七八,中等个,圆脸,波波头,戴着钛金眼镜。她将那封信仔细地看了两遍后说:“这信不是蒋律师写的,也不会是我们律所的其他人写的。“

她的语气非常肯定:“首先,信纸不对。”她指了指上面的印花,“这种珠光、烫金、还带着香气的纸张应该不便宜,但律所不会用来作信纸,太张扬,太脂粉气了,拿出去显得很不专业。”

说罢打开一个文件夹,拿出一叠信纸:“我们律所有统一的专用信纸,就是这样的,上面有我们的地址、商标、发函号。其次,这个蒋律师的签名看上去倒是挺像,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模仿的,但上面没有律所的印章。一般像这样的法律文书,我们都会盖章。“

所以,信是伪造的。珞珈不死心地又问:“蒋律师有没有一位姓方的客户,不久前去世了?“

“没有。“杨助理果断摇头。

见两人一脸绝望,她想了想,补充道:”这封信虽然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写的,但读起来的确像是律师信,至少口吻上很像。尽管术语、措词并不准确,用来骗骗外行还是可以的。依我看,可能是从某些律师文书的模版上摘抄、拼凑出来的。“

“模版?”

“对啊,这种模版网上很多。“

她打开手提在百度上搜索起来,过了片刻,将显示屏移到她们面前:“看,像不像这个?“

珞珈瞪大眼睛一看,在一个法律文书网上,出现了众多的模版,其中一类就是“遗产赠与”。这封信与里面的一个范文非常相似:“尊敬的xxx先生(女士),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知您,xxx先生于x年x月x日不幸去世。作为他的遗嘱执行人,我受托向您通知他的遗愿……”

珞珈在心中比较着两个文书的相似度,忽听杨助理“啊”了一声,说道:“我知道那个人是怎么想到我们的律所了!”说罢指了指文书网右边的广告栏。

两个女生凑上去一看,上面有个“蒋松林律师”的业务广告,结尾处写道:“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信托和遗产继承方面的法律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预约咨询。”并附上地址电话。

珞珈与伊湄面面相觑。

线索又断了。

回去的路上,伊湄忽然又想出一招儿:“查一下快递的单号,看看它是从哪个区,哪个分派点里发出去的。或许能找到线索。“

单号查询显示,收件地址是中丰快递“海元路服务站”,时间是2月22号上午8点23分。

这个服务站珞珈没去过,但海元路离东平路——也就是甜品店——不太远。

“哈!”伊湄忽然说,“这封信多半是店长或者水手大哥寄的。”

“何以见得?”

“你不开车不识路。这个海元路是他俩上班的必经之地。”伊湄兴奋得直拍手,觉得自己解决了重大难题,“瑟族说他们没给你寄信,不要太当真。想想看,最想拿到矰子就是他们!很可能是用这一招来试探你,看你收到信后,会不会真的去清东街。如果是真的,再半路拦截,所以你会遇到两个黑衣人。快,跟店长打个电话,问他一下!”

“他不会承认的啦。”珞珈觉得这个理由有些勉强。

她们去了海元路的快递服务站。

那其实是个破旧的仓库,很大,很乱,里面堆满了包裹。两张桌子拼成的前台里,坐着一个四十岁的大叔,正埋头往电脑中输着数据。

大叔倒是很健谈,说自己天天在这里值班,顾客多,业务忙,但他记性不好,想不起来那天都来了些什么人。

伊湄环视四周,问道:“店里有监控吗?”

“没有。”大叔说。

幸运的是,服务站的正对面是家小超市。超市里有监控,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保安说只有领导和警察可以察看监控。在珞珈塞给他三百块钱后立即改口了,笑眯眯地将她们引进了监控室。

因为有具体时间,找起来很方便。

8点17分,一个女孩走进了服务站,虽然是背影,但从衣服、发型、走路的姿势和背包的款式上看,那是珞薇。

珞珈一眼就认出来了。

两人同时骂了一句:“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