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侍立的校尉邹靖,恰是一个粗人。换句话说,就是那种老实巴交的直肠子,一心只想把事情办好,却不甚通晓人情世故。
正因如此,邹靖不合时宜,竟然对两位公子哥的表情毫无领会,只顾附和太守刘焉,说道:“太守大人,三少爷果然识度不凡,诚英雄之器也。”
邹靖刚说完,就感觉刘范和刘诞俩人的视线又从刘威身上移开,齐刷刷地转向自己,向他金刚怒目,宣泄着强烈不满。
然而,这不过一种用眼神杀人的幻觉而已。
刘威瞅着眼前之场景,心里直发笑,却有碍于刘焉在场不敢表现出来。
演戏要演全套,刘威当下慨然道:“父亲大人日常教导以忠恕之道,如今国家有难,孩儿理应抛头颅、洒热血,征讨盗贼,荡平宇内。”
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句现代化词汇,放在东汉末年,实在太过于新奇。
刘焉闻言一怔,默默品味了小半晌,又不禁两眼放光。刘焉心想:吾家第三子自从被雷击中之后,不但整个人变成了有志青年,而且忽然文采熠熠起来。假如将来天下大定,荐举孝廉于朝,必有大作为。
于是刘焉拈着颔下的胡须,对刘威微微一笑,说道:“甚好!威儿,明日上午辰时,你便协助邹校尉,前往本州各个县乡去募兵!届时新兵先汇集幽州城东,再集中训练。”
说罢,刘焉便于案台之上签发公文,然后取过太守专用的铜质大印,盖上公章,交付与邹靖。
“得令!”校尉邹靖似乎很兴奋,居然大吼一声。他又向刘威投去敬佩的眼色,随即风风火火地转身出厅,筹备事务去了。
当夜无话,刘威却兴奋得有点睡不着觉。
次日,天刚蒙蒙亮,刘威就从床榻上跳了起来。
可是穿衣服仍是麻烦事,别无它法,刘威只得唤出那四个小丫鬟,也就是春蕊、夏焱、秋香、冬洁来帮自己穿衣。
小丫鬟们见主子有吩咐,一个个喜滋滋的跑来。这种殷勤过度的情形,却让刘威感觉有些窘迫,头脑为之短暂发晕。
折腾了一通,刘威穿戴完毕,总算是像模像样了。
正待问早餐的事情,那个叫夏焱的小丫鬟不用吩咐,已经将早饭用托盘端了出来。
油条?烧麦?豆浆?开花馒头?刘威好奇的打量这些形状奇异的食物,结果是没看懂。
随手拿起一个饼状散发甜香的食物,他随口问了立在身边的春蕊一句:“这个是啥?”不料换来的却是春蕊奇怪眼神,仿佛狗看猩猩一般稀奇。
“少爷,您是不是今天起床太早,头脑晕乎了?这是槐花蜜松籽馎饦。”春蕊说话的口气,居然还有点放肆。估计这个小丫鬟以前很受自己的前身刘瑁宠爱。
刘威本于美食不甚精通,对槐花蜜松籽馎饦什么的听得发蒙,本想教育几句,又怕言语说重了,吓坏这些不懂事的小女孩,于是他翻了个不太明显的白眼,文绉绉的调侃道:“噫,此何言哉?”
春蕊嘻嘻一笑,向旁边一招手,这时秋香、冬洁两个又像幽灵一样出现,开始提供超常规服务了。
只见这个喂汤,那个递饼,还有打扇,弄得刘威好不习惯。
刘威本想起身逃走或训斥几句,但瞅着她们脸上一个个都挂满了幸福的表情,却不忍扫了她们的兴致。
想必这种侍候少爷的事情,便是生活在封建旧社会的丫鬟们的最高殊荣了。
刘威硬着头皮,强颜欢笑,终于在这四个活宝小丫鬟的尽情摆布下,吃完了这顿终生难忘的早餐。
此时太阳初升,距离辰牌却尚有一段时间,刘威便跑去与刘焉夫妇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