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回京(2 / 2)

马上就派人来摄政王府,可能是想问问那天的情况,就算自己输了,也不应该输得这么难看。

皇上心里没办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儿子。

虽然没有承认过他的身份,但是皇上心里更加明白,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姜凛看着眼前的小太监,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件事情关乎家国,跟其他人没有关系,本王跟你去就是了。”

“姜凛,你可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何小苿又提心吊胆,这才过了多长时间,皇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人的性命吗?

看来这件事情还真是失算了,终究是没有逃过例外。

姜凛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妻子,“我心中有数,你大可不必担心。”

“好,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还有孩子们。”

眼里充满了担心,不敢想象皇上会做出什么事情……

皇上一向都是死要面子,这会儿估计已经想好要怎么论罪了。

姜凛跟着小太监进宫,一路上不敢多作停歇,很快来到了御书房里。

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怒自威,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就这么看着摄政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让你进宫?而没有让你的妻子进来……”

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要追根究底,摄政王妃其实也难逃罪责。

因为治病救人的是她,而不是摄政王。

姜凛缓和一笑,过了这么多年,皇上还是喜欢揣摩人心。

但是,他似乎已经厌倦了京城里的这种手段,不想继续再忍下去。

姜凛抬起头来看着皇上,语气冷淡,“皇上想要做什么,难道还用得着过问本王的意思?”

“的确如此,如果不是因为碍于面子,朕肯定会把你千刀万剐,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你不是不知道,但是为什么选择另外一边?”

皇上一到这些家国大事,整个人变得无比清醒,就算景若身份特殊,也不应该成为阻碍自己的人。

如果自己真的拿下魏国,绝对不会亏待于他,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要跟自己作对?

这实在是想不通,哪怕皇上已经脱离危险,也绝对不会甘心这样的结果。

所以才会把摄政王这么着急叫进皇宫,为的就是找一个心理安慰。

否则老是在自己面前转悠,岂不是更加让人不痛快?

姜凛极为认真的说道,“战乱四起,难道这也是皇上想要的结果吗?从一开始拒绝交出解药,皇上就已经把所有的事情算计在其中了吧?至于后来为什么派我们去解毒,不过是不想驳了天下人的面子……”

“姜凛,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在这里质疑朕!朕所做的所有事情,哪一件不是为了姜国的发展?你却因为一己之私,让慕容家不出兵,这难道不是抗旨不遵?”

皇上怒不可揭,更别提自己被软禁在皇宫里的日子,虽然没有对他怎么样,但是那段日子,永远都是耻辱。

姜凛静静的聆听着这些话,实在不明白眼前的皇上,为什么永远不满足于当前的状况。

难道这对两国百姓不是一件好事吗?虽然自己违抗圣旨,但是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难道皇上不是更加清楚吗?

姜凛不免讽刺的笑了笑,“说什么都是为了家国发展,不过就是皇上的一己之私罢了。”

“姜凛,这件事情明天早上会有定论,你还是等着被革职了吧。”

皇上听到这里,已然不愿意继续谈论下去,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皇上这么多年来日夜操劳,根本不是为了姜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心里的那个愿望。

姜凛拱手告退,没有继续逗留在此处。

反正皇上也不会听他的话,好像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皇上独自一个人在御书房里停了很久,一想到刚才那些话字字锥心。

这个摄政王还真是让人头疼,当然这个皇位如果是他来坐,想必一定不会比自己差劲。

但是每一个帝王,多多少少都需要一点野心,不可能像他这般与世无争。

阿言从外面进来,一抬头见到主子这般表情,实在有些不理解。

“皇上为什么刚才没有直接把人捉拿归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这些大臣应该也不会有借口可以推脱责任。”

谁不知道朝堂上的人多数都是支持摄政王的,只是现在没有浮出水面罢了。

一来是因为摄政王不愿意继续争,二来是因为姜凛的性子,从来都不是惹事生非的人。

皇上睁开眼睛说道,“你以为朕不想让他死吗?只是这个人死了简单,但是事情永远不会解决。”

先不说摄政王有多少人马埋伏在暗处,如果听到他们的主子身亡,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姜凛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如此胆大放心的进来,是因为有把握,皇上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阿言听到这里垂头不语,皇上说得似乎也有一点道理。

看来自己以后要格外留心摄政王的举动,千万不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