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召见(2 / 2)

一炷香的功夫,姜凛出现在御书房里。

这里气氛压抑,如果没有必要,绝对不想来到这个地方。

“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姜凛有模有样地叩首行礼,实际上猜测皇上会有什么样的事情。

看到皇上一脸淡定自若的模样,心中更加好奇了。

姜云惑眉头紧锁,“摄政王怎么这个时候才进宫?难道没有收到什么消息吗?”

“微臣这几年的人,不都被皇上给拔除了吗?现在哪还能听到什么消息?”

姜凛讽刺的说道,这件事倒是真的,为了江山永固,所以不得不做出一些手段。

只是没想到被他牢牢记在心中,想想还真是有些尴尬。

因为摄政王多年前在江南救过他,在那个时候就应该知道摄政王没有谋反之心。

只是帝王家的心思向来都难以猜测,更何况这个从小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姜云惑。

姜云惑咳嗽一声,正色道,“三日后,慕容家的人就会抵达京城,五年一次回京述职的日子,不知道慕容家究竟是想做什么……”

“皇上难道是说在边关的事情?那些捕风捉影的事,皇上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应该怀疑慕容家的忠诚,慕容家百年来世代镇守边关,战死沙场的慕容家人何其之多,皇上这么怀疑,恐怕会寒了忠诚的心。”

姜凛眉宇之间带着愁绪,自己虽然不在边关,可是近几年对边关的事情略有耳闻。

传出的那些流言蜚语有可能是敌国的人所为,因为这些人不可能是慕容家的对手。

可惜皇上不明白这个道理,多少有点让人遗憾。

姜云惑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你真觉得他们会忠诚于姜国吗?”

“如若不然呢?慕容家的忠心,皇上应该早就明白的。”

姜凛没有多说这个事情,反倒担心起自家的女儿跟儿子。

世家公子小姐一般到了年纪都会被皇上指婚,恐怕自己的女儿也难逃例外。

但愿能够让女儿自己做主,也不至于将来会后悔。

更何况三个孩子从来都在一起,能够对彼此也有一个了解。

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在整个京城里闹出笑话来,平白让人耻笑。

皇上点头,“为什么你就这么相信他们的话?”

“难道皇上还看不出来吗?慕容家之所以把慕容凌云留在宫中,为的就是逐渐走上文人的道路,可能慕容老爷子镇守边关也累了。”

皇上恍惚记起慕容凌云的面容,这个人虽然身世坎坷,可是武功确是不弱的。

如果将来入朝为官,也不知道会不会为自己所用,还真是有些头疼。

“慕容凌云应该会很开心吧?毕竟他们都多久没见了,不过能够回来一趟也算是好事,到时候你问问慕容家的人吧。”

原来今天特意把自己叫进皇宫,皇上有意试探慕容家的意思。

只是自己身为帝王不好开口,所以让摄政王去做这个人。

打的如意算盘未免也太好了,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姜凛点点头,“如果皇上没事,那微臣就先告退了,至于慕容家的事情,微臣一定会给皇上一个答案的。”

“下去吧。”

皇上摆摆手,重新坐上了龙椅。

案上的奏折怎么都处理不完,让皇上多少有点厌烦,见到人都走光了,起身离开御书房前往后宫。

姜凛坐在马车里一直回想皇上的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原来过得这么多年,皇上依然没有放下自己的戒心。

这次慕容家的人如果不能表明忠心,恐怕皇上会以此换人。

“主子,这件事情要不要告诉王妃?”

小青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有点心疼姜凛,为了朝堂上的事情而奔波。

可惜皇上从来没有相信他,如果换做自己,恐怕早就已经离开这里。

姜凛沉声说道,“不用,这件事情不能让夫人知道,我也不想让她担心。”

“是。”

慕容家的人终于抵达了京城,只是看着城楼上的牌匾,一时之间有些回不过神来。

“边关距离此处千里之遥,如今边关寸草不生,京城却春意盎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吧。”

慕容南感慨了一句话,马车里的老爷子咳嗽了一声,如今年逾过百,身子却还硬朗。

也比寻常人多了一份心思,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皇城里不能胡言乱语,这么多年还没长记性是吗?你这样如何让我把边关交给你?”

慕容南低头认错,“是,儿子知错了。”

也不知道自家的侄子究竟怎么样,皇上在京城里有没有苛待他,一切尚未可知。

一辆马车缓缓入了京城,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