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凛不动声色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这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太子殿下肯定想好了人选。
就连平日里多加阻拦的丞相大人,今日也格外的安静。
让人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这几个人之间的争斗,什么时候才能完?
太子殿下满意的看了一眼众人,太子一党的人堂而皇之的站出来,拱手回答道,“这兵部尚书向来都是重中之重,恐怕需要经验的人……”
“可是朝中没有人吧?”
另一位大臣也跟着站出来唱双簧,只要把兵部尚书的职位捏在手中,姜凛就不敢随意动手。
太子殿下面带忧色,“这的确是一桩事情,诸位以为祝信怎么样?之前父皇派他跟着本殿下,一来就是为了历练他,二来也是为了今日……”
许多人窃窃私语,不敢相信太子殿下这番举动,这祝信是一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人。
再加上他跟姜凛的关系,这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早知如此,何必把之前的兵部尚书拉下来?
太子殿下倒是有着另外一层的考虑,祝信此人出身寒门,绝对不会跟姜凛一辈子。
这朝中有能力的人很少,不如先抛出这甜头,看看日后他如何抉择。
如果归顺在自己麾下,那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但是如果此人依然站在姜凛这边,那自己也有能力让他下来。
这就是太子殿下的考虑,为了将来已经做足了准备。
姜凛跟丞相大人相视一眼,从未想过太子殿下的人选,竟然是不起眼的祝信。
虽然祝信是武状元,可是因为出身的原因,一直不受人待见。
没想到太子对他的心思,在此刻昭然若揭。
丞相大人略微沉思了片刻,“殿下所言极是,这朝中的人,也只有武状元可以担任兵部尚书了。”
“呵呵,丞相大人谬赞了,本殿下能够考虑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姜云惑料定姜凛不会出来反对,因为别人都以为祝信是他的人。
可是只要入了这皇城,必然少不了要做选择,祝信一心为国。
可是他妹妹,也是这样的吗?
下朝后,大臣们陆续从宫门出来,这一次没有停留在门口。
往日里都是等着姜凛,想要跟此人套套近乎,今日倒是格外的安静。
姜凛也松了一口气,“兵部尚书的位置,平心而论,祝信可以胜任。”
祝信没有上朝,因为身上肩负着皇帝的安危,不可能跟平常人一样去朝阳殿。
到现在仍然对此事毫不知情,还以为自己可以一直保护皇上。
姜云惑解决了一桩心头大事,心情比从前更佳。
“七哥哥前几日去了大牢,不知道那个人怎么样?这件事情父皇可知道?”
姜云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让人停下了脚步。
姜凛回头一看,见到他一身暗红色的蟒袍,心中感慨万千。
“这件事情自然是请示了父皇,若是太子殿下不信,大可以前去跟父皇告状。”
姜凛如今更加厌恶京城里的把戏,从来都是这样。
姜云惑笑起来,“七哥哥怎么这么经不起玩笑?这不过就是寻常的话而已……”
“呵呵,那往王府里放探子,也是寻常的手段吗?有时间就去领一下首级,也不枉费他们为你出生入死。”
姜凛没有客气,这件事情被当众说出来,太子殿下脸上多少有些难看。
不过很快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不过就是一群狗罢了,七哥哥想杀,随时都可以找到。”
“你这么说,倒也不怕寒了别人的心,如果是这些人不肯为你卖命,恐怕你要多费一些心思了。”
姜凛说完这番话,转身离开皇宫。
留下太子一人在原地,收起所有的笑容,仿佛两个人的交谈让他很不爽。
“怎么办事的?竟然会被人查出来,再去换一批人吧。”
姜云惑之所以如此执着,是因为何小苿在姜凛心中很重要。
将来可以拿她来威胁姜凛,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姜凛虽然嘴上一直都说自己不喜欢当皇上,可是这种事情不到万不得已,谁能够知道最后的结局?
姜云惑在京城里长大,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从来都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阿言道,“是,主子,属下立刻换一批人,绝对不会被人查出来。”
姜云惑抬头望向不远处,晚霞铺天,景色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