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捉虫)(1 / 2)

第25章

对于9527的强烈建议,苏秋月哪怕是再想吃肉包子,也没有选择听从它所说的啥“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话,去选择这本《母猪的产后喂养》进行攻读。

面对正在自己脑海里,仍在不断推销这本书,仿佛超市大甩卖时候拉着你的手,不买就不松开的售货员一样的9527,苏秋月边吸溜着她妈亲手做的贼拉香的土豆疙瘩汤配拌野菜,边对它冷酷地说道:“除非你能跟县里初中的校长、老师还有招生处的人商量好,说只要我能掌握这本书的知识技能就让我上初中,不然的话,我苏秋月就是一辈子不吃肉包子,馋死外边,也不会看你手里那本书一眼!”1

9527:“友情提示,fg这种事,哪怕是本系统曾经诞生的银河的老乡也都知道是不能随随便便立的,所以请宿主谨言慎行,小心打脸。”

苏秋月:“服啥?谁要打我脸?!”

9527:“……算本系统没说,请宿主继续专心用餐吧,以保证消化器官不会出现问题。”

面对系统的“友情提示”和对她身体的关心,苏秋月总觉得有些心里发毛,便忍不住小声念叨着:“总觉得9527这厮是没憋好屁……不过我妈做的这疙瘩汤可真香!这细粮就是好吃,也不知道国营饭店的那个啥富强面粉是啥味儿的,要是用它做疙瘩汤,肯定得更好吃吧。”

端着整盆刚被从家里公用的大铁锅里盛进盆里疙瘩汤的田凤娟,刚一进屋就听见闺女在那小声叨咕着什么“好吃”的话。

这让她忍不住笑着将盛汤的盆子放到了他们家的炕桌上,对苏秋月说道:“好吃就多吃点,这疙瘩汤妈做了不少呢,不光够咱娘俩吃饱,还能再给你爸留下两碗的量呢!”

已经唏哩呼噜吃了一大碗的苏秋月听见这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似乎是在为自己刚吃了一大碗疙瘩汤却还想继续吃的饭量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她笑容表达的意思是一回事,继续吃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只见苏秋月笑着,手上盛疙瘩汤的动作却是半点没耽误,在稳准狠地又捞了一大碗汤以后,她倒是没着急吃,只是看着这一大盆的汤问她妈道:“妈,你咋把这疙瘩汤都给盛出来了?这样虽说凉的快,能早点吃上,但等我爸回来给他热的时候可也有点麻烦,还得刷两回锅。”

这句话说出来,多少也算是暴露年龄系列。

不过,这可不是暴露年龄大,而是暴露了平时里总爱装小大人的苏秋月终究还是个孩子的本来面目。

田凤娟边捡着自己碗里的土豆放到爱吃这个的闺女的碗里,边对她说道:“这样做是得多刷一遍锅,但要是不把这些剩下的疙瘩汤盛出来端回屋里,估计等到你爸回来的时候,厨房里的铁锅里也就只能剩下一口空锅了。”

苏秋月眨巴眨巴眼睛,只那么一瞬就反应道:“妈你说得对,毕竟咱现在已经分家了,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也不能叫别人占咱们家的便宜,而且要不是分家,咱以前一年吃不上一回细粮呢,咋能让别人拿走呢!”

这个回答让田凤娟带着赞许地看了自家闺女一眼,心里很是满意。

在如今这个仍以沉默内敛为优点的时代,田凤娟这样直白、嘲讽的,对于自己公婆一家的情绪表达,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应该当着孩子说的。

但实际上,这样的对话在苏秋月懂事以来,已经不知道在她和她爸妈之间出现过多少次,甚至可以说,这本来就是有意为之,让苏秋月去了解接触,并深入其中的对话。

而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很简单的,因为他们只有苏秋月这一个孩子。

只有一个孩子,代表了苏有粮和田凤娟两口子可以将自己全部的心神精力与从未有过的耐心、疼爱都放到了闺女的身上。

可以说,苏秋月作为整个大队里难得的独生子女,还是个女孩儿的身份,虽然不像大队里的同龄人那样,有可以同进同出,未来也能互相帮衬的兄弟姐妹,但她却也拥有了那些家里好几个孩子只能瓜分父母关怀的人所没有得到过的,来自父母全部的爱。

但也是因为这个,两口子总是担心苏秋月一个女孩又没有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中,以及长大以后都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是令人难堪的言论,甚至被欺负什么的……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所以在对于她的教育问题上,苏有粮和田凤娟向来都是抓得最紧的。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课本知识,而是两个人以年长者的资历对女儿在人情世故、人心险恶、人情冷暖、人……反正,就是在与人交往中所可能会遇到的,又该怎么解决的“教育”问题的言传身教。

这也是苏有粮和田凤娟一致认定的事情。

他们坚定自己保护苏秋月,为她遮风挡雨的内心,却也不愿意让她成为一个只懂得逃避的懦夫。

而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看着眼前正拿着筷子往嘴里送着一大块已经被煮面了的土豆块的闺女,田凤娟只觉得内心无比骄傲。

——她的女儿正在如同他们所期盼的那样,茁壮且舒展地成长着。

想着,田凤娟伸手给苏秋月捋了捋有些乱的头发,同她说道:“明儿早上做个蛋花汤咋样?西红柿的,再给你碗里倒上两滴香油。”

作为“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代表人物的苏秋月一听这个,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饭也没关系,只一个劲儿地点头就对了。

田凤娟道:“那成,明天早上就吃这个了!早知道,应该让你爸从供销社买两把那种工人吃的那种挂面回来,到时候下进蛋花汤里,做成面汤,当成中午饭吃都行了。”

终于把嘴里这口饭咽下去的苏秋月连忙问:“那妈咱晚上吃啥啊?这锅疙瘩汤也不够吃到晚上的了啊。”

“晚上吃啥……”田凤娟故意卖关子道,“想知道吃啥,等你爸回来你就知道了!”

“啊,现在不能说啊?哎,也不知道我爸啥时候能回来。”

对此,苏秋月边说略显惆怅地说着,边又……盛了一碗疙瘩汤。

“阿嚏——”

正站在一个看不清里面的胡同口不知道在干啥的苏有粮只觉得鼻子有些痒痒,没忍住地打了一个打喷嚏。

“估计是我媳妇儿和闺女念叨我快点回去呢,等会儿坐我车一块回去呗,反正也顺路。”苏有粮吸了吸鼻子,对着已经从里面完成交易,带着不少东西出来找自己的林七边推着车往前走边跟他好像唠家常一样地说着话。

“成,等我再去……到时候就麻烦叔了,正好我还能帮您给自行车上弄得这俩箩筐压着点,免得骑着一般那绳子再松开。”林七话说了一半,只往上颠了颠拎在手里的网袋,没再说下去,但苏有粮已经听懂了。

“要是这样

的话,你小子可得多等会儿我,出来前我可跟你婶儿都保证了,一定买好了肉回去剁馅儿包包子吃,所以咱等会儿还得再去买点肉。”

“是秋月想吃包子了?”

“是啊,上回我带着我闺女来县里,她就可爱吃国营饭店的包子了,就是太贵了,算起来还是自己买肉回家包更划算。”

“国营饭店的包子的确贵,相比较起来还不如里面卖的富强粉饺子好吃。下回我再来县里,就打包份饺子回去,带给妹妹尝尝。”

“富强粉啊?我上回去倒是没见着,不过一听就知道好吃!但是……你小子能不能别那么亲热地喊我闺女,还妹妹?咋,你是想入赘我们家啊!”

“没……”

两个人是一对一句地聊着家常的同时,也一起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同不远处走来的袖子上带红箍的人擦肩而过,朝着下一个胡同口走去了。

苏有粮和林七是在去县里的路上碰上的。

看着林七这孩子身上那身棉花都已经穿薄的棉衣和脚下踩的单鞋,和他天还没亮就出发,走了一路冻得脸都有些发紫的样子,苏有粮咋也不能当没看到,停下自行车一问,知道他也是去县里,便顺路捎着他一块过来了。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是如果他们俩被认识的人瞧见走在一起时合伙想出来的,应对的说辞。

实际上,这爷俩早在昨天苏有粮跟郭队长确定好了借自行车的事儿以后,就商量好了的一起来县里的。

林七是因为手里头又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批海市的新颖衣裳想出手,却又因为没有个趁手的交通工具,不能一批出手而四处想辙的时候,就等来了过来想要跟他说说一起赚钱事儿的苏有粮。

原本就有这么多年情分的爷俩是一拍即合。

苏有粮骑车带着林七,用他给车上捆上的筐子装衣服,再制造出了一场于出了大队不远处的“偶遇”,俩人就这么一路丝滑地来到了县里。

然后,苏有粮就看着筐里那些林七带来的东西是一点点被拿走、拿空。

这种赚钱速度,叫原本就有了想要赚钱念头的苏有粮有了更多更新的想法。

只是……

这县里人来人往的,有太多话都得憋着点。

于是,在避开了执勤人员后,两个人又去了一趟屠宰场,跟里面和林七认识的工人拿了几斤肉还饶了两根棒骨后,林七又领着苏有粮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废品站,拿回来了一个九成新的煤炉子,外加一兜子差不多能烧上十来天的煤球。

直到把今天来这一趟县里所需要的的东西都拿齐、买齐了,苏有粮也亲爷俩明算账地把钱都结给了林七以后,俩人也才算是结束了提心吊胆的一路,打算启程回家,也能顺便一起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了。

回去路上,因为东西太沉,苏有粮多少有点踩不动脚蹬子,所以骑车的人就变成了虽然才刚16,看着很清瘦,却有着一把好力气的林七。

坐在车后座上,又得拿屁股压着捆着俩箩筐的绳子,还得抬着腿小心避开箩筐,同时手里还抱着不少东西,也么显得多好受的苏有粮忍着硌屁股的疼,开始酝酿起开场白了。

苏有粮道:“说起来,我本来今天来之前还想跟你婶儿一起做点糕点过来,好在回去的路上去趟公社,跟那里供销社的柜台谈谈能不能卖给他们的事儿呢,但今天一看你,叔我是真的觉得你小子有本事,是个能挣大钱的人。”

林七回道:“其实叔您也可以这样。您岁数比我大,在黑市里面更能吃得开一些,再加上您又向来能说会道,只要小心点县里头专抓黑市交易的那些执勤人员就一定能行。”

“嗐,我说这话你小子可不能笑话我没见识,可你叔我也真是因为今天跟着帮你盯梢儿才知道,为啥会有那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是犯法的事儿,却还愿意冒着风险跟黑市这干的原因了,这玩意儿要是弄好了,感觉都得比这些工人来钱还快。”

说到这,苏有粮话音一转。

“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咱爷俩认识这么多年,你小子也知道你叔我是个没啥大志气的人。现在也是因为分家了,没那么多顾忌了就想给家里头的媳妇儿孩子改善改善生活,毕竟我这体格儿就算是再怎么下地干农活,也还是不够生活的,更别说以后我和你婶儿还想要秋月继续来县里读书呢,这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秋月想读初中?”听苏有粮说了这么半天,却只抓住了这一点的林七一问这个,倒是叫苏有粮不好继续说下去了。

“是啊,你也知道,秋月脑瓜聪明,跟咱大队小学里那些知青老师也上了好几年学了,等明年就该小学毕业了。她想继续往下读的这事儿,我和你婶儿知道了以后也觉得挺好,这样不说能留她多几年在身边,也省得她爷他奶老想着给她说对象嫁出去。”

听到这话时,林七骑车的速度不由得慢了许多。

过了好一会人,他才又问:“那妹……秋月要是去了县里,叔你和婶儿咋办?”

苏有粮道:“我们也想过这问题,想来想去,就说趁她还没考上初中以前多赚点钱,到时候不说买,能去县里租个房子也行,反正是不能叫她一个小姑娘自己去县里念书的。”

林七:“……”

其实要说林七对苏秋月有啥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