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则是刘协已然身不由己。
现在的他,完全就是在刘昭的保护下,才能安稳的坐在龙椅上。
若非刘昭,天知道他现在面临着何等状况。
指不定身首异处,沦为孤魂野鬼。
见刘协一副无所适从的模样,顾仲继续道:陛下!您还在犹豫什么?制裁刘昭宜早不宜迟,若再拖沓,将痛失良机,再无管控他的能力啊!
说实话,朕何尝不想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然而世事难料。
刘协突发感慨,黯然道:奈何天不助我,刚灭了董贼,各路诸侯又纷争不断,朕虽然贵为天子,却夹在中间苟延残喘,甚至无权节制那些诸侯军阀!
你说要制裁刘昭,可曾想过如何制裁?
收回他的兵权,另选贤能节制,如此简单直接,陛下有何疑虑?顾仲大声道。
素闻献帝过于软弱,而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要不是顾仲一心只想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竭力打造一方清平盛世。
怕是早就脱离献帝,另择贤主了。
不过,柔弱归柔弱,献帝并非一无是处。
最起码他懂得贤良仁义,明忠奸,辩是非,只是从小被奸佞挟持,过多了胆战心惊的日子,这才变得如此优柔怯弱。
要是加以引导,并壮强他的势力,也未必不能成为一代明君。
顾卿,你对刘昭了解有几分?刘协问道。
顾仲想了想说道:臣只知刘昭现状如何,对其过去不甚了解。
刘彻面露恍然,从容的笑道:怪不得你会劝谏朕制裁他,原来你对他了解的还不够。
一年之前,应该是更久的时候,刘昭突然横空出世,率领大军入主洛阳,随后便昭告天下,自封为王。
起初朕觉得很不可思议,董卓也容不下他。可结果呢,他一路做大,才发展到如今的势力。
顾仲点头道:陛下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跟制裁他有必要关联吗?
有。
刘协沉了口气,说道:重点就在于我说的他是横空出世,不与其他诸侯往来,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势不可挡。
很显然,他的出现,跟朕没有半点关系,并非朕给的他军权,一切都是他自己争取而来。
可您才是皇帝啊!
顾仲眉头紧皱,总觉得皇帝不开窍,您是九五之尊,何须忌惮他一个诸侯,只需您一纸诏令,便可收回他的一切。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细细谋划,以免他抗旨不尊,起了反心!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刘协坐下来,异常平静的说道:你担心刘昭能自封为王,日后也能夺位称帝,毕竟他是除去东吴孙坚以外的帝胄王侯,不同于袁绍、曹操等人,完全有称帝的本事。
没错,臣担心就是这个。
顾仲也坐下来,满怀忧虑的说道:故此陛下定要防患于未然,若不及早制裁刘昭,等到他坐大到任何人都无法抗衡的地步,我大汉又将迎来一次腥风血雨。
届时我大汉危矣!
不得不说。
别看顾仲的口才不咋地,但句句直中要害,硬是把小皇帝说的心惊胆战,脸色都发白了。
说不畏惧刘昭,刘协自己都不信。
实际上,他是最想集权统治天下的那个人。
不用顾仲提示,他早就考虑到了这一层面,做过各种设想和规划。
可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兵马粮草,金银钱财,他都相当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