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刘伯温的高招(1 / 2)

见曹操大发雷霆,众人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唯有荀彧面露沉思之色,似乎有了想法,开口道:主公,莫要动怒,为今之计,只有派兵对付刘昭,即使不能将他击败,也要把他拖住。如此,才能缓解当前局势。

我当然知道要派兵对付刘昭啊!

曹操火冒三丈,恼怒道:被他攻下虎牢关,就等于堵死我们的退路,倘若洛阳的守军发起反攻,我军将极为被动,进退维谷。

所以说,当务之急,一是拖住刘昭,二是抢收粮食,至于洛阳守军,都已经派大军围城了,城中的守军不足为虑。荀彧平静道。

听荀彧这么说,曹操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火气随之消减了不少。

跟荀彧相处久了,他已经摸清楚荀彧的脾性。

越是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下,荀彧表现的越是淡定,就说明他想出了解决方法。

文若,你就直说吧,打算怎么对付刘昭?曹操直截了当的问道。

荀彧说道:主公,当下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只有洛阳守军,外加几万皇属军,可我们围城多日,他们都没有反攻或作出什么大动作,说明他们有所顾忌。

有所顾忌?

曹操闻言,若有所思。

转而便明白过来。

正如荀彧所言,洛阳守军以及朝廷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忌讳。

这个忌讳,就是洛阳城外的百姓。

与其说是忌讳,倒不如说是软肋。

如果两军交战的话,遭受危害最大的当属洛阳城外的几十万老百姓。

他们非但会损失自家粮田,还会饱受战争波及。

另外,万一曹操拿万众百姓为人质,这场仗刘昭就没办法打。

少数百姓就算了。

问题是那可是几十万之众。

若不顾百姓性命,只管与曹操交战,即使战胜了他,那刘昭和汉室就会彻底彻底丧失威望。

汉朝气数也为因此而消亡。

毕竟,国之根本,就是黎民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此粗浅的道理,刘昭之流的上位者,岂会不懂。

除非,他们像董卓那般残暴不仁。

可他们做不到。

这么做,就只是自取灭亡。

他们顾忌老百姓生死,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曹孟德也不会做出危害百姓的恶行。

曹操大义凛然道:传令三军,即刻发兵,攻打虎牢关。

喏!

虎牢关。

主公!

大厅里,正当刘昭与众人议事时,马原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马原,你怎会过来?刘昭诧异道。

马原喝了口茶水,气喘吁吁道:军师派我前来与你接头,顺便把洛阳城内的境况告诉你。

洛阳城局势如何?刘昭问道。

这正是他所担心的问题。

刘伯温等众将士,他都信得过。

唯一担心的就是汉献帝刘协扛不住压力,做出什么不经大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