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长叹一声,似是回忆起自己最不愿回忆的记忆来,咬了咬道:既是岳大哥所问,宪也就不隐瞒了,岳大哥可知麴(qu)义此人?
若飞没记错的话,此人原是原冀州牧韩馥手下的干将,只是后来在袁绍谋取冀州之事中大放异彩,引得袁绍重用。
岂止是重用!张宪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句话,岳飞听了直皱眉头,按理说张宪的脾气已经够好了,不知这麴义怎么和张宪结下如此大怨?
岳大哥可知几月前袁绍和公孙瓒的界桥之战?张宪所说的界桥之战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发生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这场战争结果很有意思,此战对双方都没有做成重大损失,但袁绍于此战中成功停止了公孙瓒的南侵,大大挫折了其锐气。在南进形势僵持不下之下,公孙瓒急於另图出路,引发了后期杀害极有名声的刘虞而失去人心,顿成众矢之的,被袁绍反过来利用刘虞的儿子刘和打著正义旗号联合乌桓及刘虞旧部围攻公孙瓒。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终覆亡。
换句话来说,公孙瓒一顿操作猛如虎,伤害只有二点五。而袁绍啥都没干,自带反甲,直接一波带走了公孙瓒。
真是草一种植物。
书归正传,岳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哦,略有所闻。
宪平日里好打抱不平,以为这麴义能和岳大哥一般,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谁知此人桀骜异常,自恃拥立之功,嚣张跋扈,一日,宪作为巡查队领头,查住了麴义营中的几名外出抢劫的士兵,宪正要上报上官时,那麴义遍寻来了。不明分说,直接将宪手下的士卒打了一顿,若非宪不是他营中的校尉,只怕也遭了他的毒手。
哦?岳飞听得也是恼怒异常,身为将领,应该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军纪,反观张宪讲述中的麴义,矜功自伐,不纳人言,袒护部下,如此种种,岳飞断言,其命不久矣。
你就没有上报袁公?谈话之初岳飞就察觉到张宪对袁绍也没有尊敬,于是用袁公这等称谓试探一二。
果不其然,一听到岳飞所说的袁公二字,张宪脸上鄙夷之色更甚,不无讽刺道:袁公世受皇恩,威震海内,四世三公,名冠天下,似他这般人物怎听得如宪一般黎庶的话语?
不会吧?早闻袁绍外宽内忌,真到了如此地步了吗?岳飞着实被惊呆了,这就是外界所传的雄主之资?
岳大哥勿惊,事实就是如此。张宪苦笑一声,继续说道道:界桥一役中,公孙瓒麾下出来一小将,白衣白甲银枪白马,武力属实厉害,能与颜良文丑一较高低,叫什么常山赵子龙,宪也是拿他不下,反而被此将生擒,若非此将心肠软,宪可能就回不来了。
最为气人的地方就在此处!张宪的语气变得愤恨起来宪刚一踏进军营,那麴义不知从哪冒出,直接将宪捆住,污蔑宪是通公孙的细作,要推宪去袁绍处。袁绍果然大怒,另左右将宪推出去问斩,幸得宪一部下相救,宪才得以逃出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