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为往圣继绝学?(1 / 2)

前庭,蔡邕与刘昭几人主客坐定后,蔡邕就忍不住了:不知昭王殿下今日前来寒舍。所为?

刘昭暗叹一声,蔡邕果然是个直肠子,要不然也不会干出替董卓收尸的事情。据史书记载:初平三年,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最后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蔡邕死了,可蔡邕一家的倒霉日子还没有结束,差不多就是蔡邕死后不久,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可以说,蔡家的遭遇是这个乱世中每一个普通人遭遇的缩影,令人扼腕叹息。

听闻蔡中郎想要续《东观汉记》一书,不知如何了?

提起此事,蔡邕不禁悲愤,回想自己这几年的遭遇,朝廷动乱不已,自己也无心续史,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安静之所容得下自己一方案几。

刘昭见状,不好再提此事,只得转移话题:蔡中郎不必气馁,孤近日想要重建东观,召集天下鸿儒,续写汉史,不知蔡中郎有意否?

蔡邕听闻此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续写汉史,校验经书,一直是自己的梦想,如今轻而易举便能实现,蔡邕反而感到一丝虚幻。

爹爹平生所愿便是续写汉史,校验经书,今日昭王殿下既已允诺,为何爹爹踌躇不前?突然从屏风后面传出一女声,那声音如同泉水般泠泠作响,沁人心脾。

昭姬,不得无礼!还不快向昭王殿下请罪。蔡邕闻言,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只好呵斥道,这强作严父的姿态倒是让在场的诸位莞尔。

那女子,不,蔡昭姬微微行了万福,眨着那充满灵慧,狡黠的双眸,说道:昭姬曾闻天下人皆云昭王殿下性情疏阔,豪放洒脱,应该不会和昭姬这个小女子过不去吧。

这句话噎得刘昭哭笑不得,也让刘昭对蔡昭姬这位千古才女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个古灵精怪,却又沉稳大度的女子,只是后来的遭遇让她性情大变。说到底这就是生长在乱世的无奈啊。

刘昭摆了摆手:无妨无妨,蔡小娘子请起,孤本来就没有放在心上,还请蔡中郎不要过于苛责了。

蔡邕无奈地瞪了蔡昭姬一眼,见后者吐了吐舌头,顾忌昭王在场,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好让下人安排蔡昭姬入座。

殿下恕罪,此乃小女,小字昭姬,是下臣老妻所出,老妻不幸过世后,下臣无心再娶,独有小女一人,难免被下臣宠溺,若有冒犯殿下之处,请殿下惩处下臣一人。

蔡中郎,你说你,孤都说了,不必介怀了,你还要孤怎样啊?刘昭也是被这个迂腐得有些过头的小老头弄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