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胡家千金,一见倾心(1 / 2)

刘昭摇头道:居住就不必了,我们有落脚点,这次登门就当是来做个客,久住恐怕不太方便,毕竟我们几个的身份较为特殊,可不想牵连到胡使君。

呃,那好吧。

知白笑了笑,晚点一起吃个饭,好好地喝一场,昭公可要赏脸哦。

好说。刘昭报以微笑。

接下来,知白陪着刘昭等人闲聊,顺带着在太守府逛了半天。

跟知白相处的过程中,刘昭总是有些心不在焉,主要是一看到知白的时候,他就会不由得想起小岱。

小岱的母亲被知白的什么不懂事的兄弟残害,当时刘昭执意要他一命偿一命。

没想到,最后因为知白的干预,让那人逃过一劫。

虽然知白砍掉了他一条手臂,但刘昭觉得远远不够赎罪。

按照当时知白的说法,意思是把他带回去治罪,至于治没治罪,刘昭并不清楚。

所以现在一直想问。

可胡庸和知白刚帮过他,他就没好意思张口。

最后思来想去,就不再纠结此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堂堂汉昭王懂的分寸,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

傍晚。

胡庸在正厅大摆宴席,招待刘昭几人。

先前跟知白闲聊的时候,他曾透露过,胡庸一直在找人结盟,联手对付董卓。

目前已经跟大司徒王允攀上关系,暗中配合他压制董卓的气势。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

除了王允以外,还有几官员与胡庸来往密切,他们都是坚定的抗董分子。

而胡庸宴请刘昭的目的,也是为了向他示好,期望与之结盟。

对此,刘昭的态度很明确。

既然大家都是抗董派,那么联手也不无不可。

酒过三巡。

陪着刘昭等人放松一阵子,胡庸才提起正事儿。

董卓非但掌控着朝廷,麾下还有近三十万凉州军,再加上禁军之类的皇属军,他的兵马总数不少于四十万。

借着酒劲儿,胡庸侃侃而谈,依据当前的局势来看,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董卓都似乎无懈可击,太难对付了。

再难对付,最后还不是被王允用一个妞给撂倒了。

不动声色的腹诽一番,刘昭开口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肯下功夫,迟早能扳倒董卓。

胡庸闻言,苦笑道:大道理谁都懂,问题是事情太难做,若是能再多些帮手,事情就好办了。

话到此处,刘昭立马听出胡庸的弦外之音。

他无非是要跟刘昭结盟,却又不好意思直说,所以说那话暗示刘昭。

而刘昭已经听懂,总不能装作充耳不闻,再说他对胡庸也颇有好感,挺乐意与他结盟。

胡使君的意思是想找人联手?刘昭似模似样的问道。

正是。

胡庸点点头,说道:已经与我结盟的人,大多是在朝的官员,虽然他们身居高位,颇有权柄,但终归只能在朝堂上使嘴皮子上的功夫,没有什么硬实力,甚至连自保都做不到。

所以,我想找一位像昭公这般麾下兵多将广,权财并重的盟友,不知昭公可有兴趣与我合作?

听他把话挑明,刘昭也没含糊,直截了当的问道:结盟可以,但总得具有一定的资本才行,胡使君有多少兵马?有多大权限?可否告知?

该问的总得问清楚。

像胡庸这类的老江湖,老谋深算不说,做人还八面玲珑。

不向他问个清楚,就贸然与他结盟,刘昭有些担心会被他当刀子使。

小心驶得万年船。

何况是在这大争之世,不找准定位,很容易把自己给玩坏。

听到刘昭发问,胡庸的眼中不由得多出一抹慎重,以及隐晦的赞许之色。

本以为刘昭属于年少得志,恣意轻狂,不谙世事的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