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昭自有对策。
刘昭凝重的开口道:传令三军,出城应敌!
喏!
赵疆拱手应允。
刘昭继续道:这次我要亲自领兵作战,去帮我准备战甲和战马!
是。赵疆急忙答应。
无情,你留下坐镇皇城,让孙坚调派兵马协防。刘昭做出部署。
是。
无情拱手领命。
不久后,刘昭大军在城外集结。
包括二百疾风骑兵在内,总共三万多兵马,跟袁绍和曹操的十万联军相比,着实天差地别。
但,刘昭大军胜在质量。
三军集结后,以刘昭为首,前往洛阳城西南三十里处迎敌,以这里为主战场,展开最激烈的正面交锋。
紧接着,刘昭亲自排兵布阵。
挑选四五百名精锐弓弩手,给他们人手配备一把射日弓,大幅度增强他们的作战能力。
依照射日弓的强度,即使敌人有盾牌防御,也一样抵挡不住。
同一时间,袁绍与曹操的联军一方。
二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洛阳城进发,如神兵天降,势不可挡。
攻破虎牢关之后,袁绍的主力军便快速前来会合,直取洛阳城。
袁绍的主力军约有二十多万,这次为了攻打刘昭,出动了十二万,加上曹操的八万兵马,稳稳地突破二十万。
反观刘昭,兵力明显偏少。
重点是他们的行军速度,大大地超乎刘昭的预料。
按照这种速度,最多入夜,就会跟刘昭的大军碰面。
主公,我们都已经被袁绍坑过一次,这次为何还要跟他联手?
曹操帐下大将曹洪,骑马与曹操的马车并行,疑惑万分的问道。
曹操淡然道:没办法啊,就靠我们的八万兵马,想要攻破洛阳城,并不容易,跟袁绍联手的话,可以大量降低损耗。
曹洪不解道:可是我们又不是攻不下洛阳城,没必要非得靠袁绍。再说了,他根本靠不住,到时候攻下洛阳城,是给袁绍,还是给我们?
你在担心洛阳城的归属问题?哈哈。
曹操傲然的笑道:你放心,洛阳城我志在必得,至于怎么得,那就看用什么计策了?
我懂你的意思,可还是觉得跟袁绍联手是多此一举。曹洪皱眉道。
其实,曹洪对曹操还是不够了解。
不如曹操思谋周全,不善于权衡利弊。
而曹操的想法很简单。
先前跟刘昭接触,吵了一架之后,曹操产生击败刘昭,拿下洛阳城的想法。
同时他也料到袁绍也不肯放弃洛阳城。
如果曹操不跟袁绍联手,就先一步击败刘昭,拿下洛阳城的话,那么袁绍肯定不甘心。
必然会率领大军进攻曹操,从而再让洛阳城易主。
这么一折腾,最吃亏的还是曹操。
更何况,他的主要敌人是董卓,没扳倒董卓之前,就过度折损兵力,对他更没好处。
假如按照这种局势发展下去,曹操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跟袁绍结盟,完全是他在巧借东风,不但有把握拿下洛阳城,还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兵马战力。
主公思谋周全,是我多虑了。
听完曹操的解说,曹洪钦佩不已。
与此同时,相邻的袁军首领袁绍,也在揣摩曹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