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明听完恍然大悟,但转念又问道:
“那收购券的定价为什么是250元收300元券?”
“这还算是个有质量的问题。”
罗宾翰点头开解道:
“表面上,黄牛赚取的只是差价,只要每张券赚10元,收券价和卖券价定成多少都可以。但是实际上,黄牛的收券价首先取决于卖券方顾客的收益率。
如我前面的分析,顾客不走黄牛的渠道,获得的商品折扣是625%。那么黄牛的出价一定要保证卖券顾客能够获得大于625%的折扣,顾客才有意愿将券卖给黄牛。
所以黄牛的出价不可能低于500=187元,即187元收购300元券。
同时,购买大件b类商品的顾客,不走黄牛渠道的折扣率是20002300=87%,那么黄牛卖券的价格就不能高于30087%=261元。即以261元卖出300元每张的券。”
蒋显明不解的问道:“那这250元的收购价距离187,差距也太大了。”
“笃笃笃!”
罗宾翰敲了敲桌面。
“理论上,知道什么叫理论吗?在理论上,黄牛的定价范围就在187元—261元之间,在这个区间内,黄牛可以调整进价,出价和自己的利润率。”
紧接着罗宾翰加大了音量,“但是,请注意但是!别忘了一家商场有多少黄牛在?不说上千人吧,但同时在线的至少也有个两三百吧”
“这么多?”
“嗬嗬多吗?这么大的商场,十层楼,每层仅收银台就不下七八处,有20,30个黄牛,很多吗?不正常吗?就这还没算上地下楼层呢”
“呃那倒也是哦”
罗宾翰一耸肩,“所以咯有竞争的局面就会导致薄利多销。因此收益链必然向卖券方一边倾斜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牛市场也同样导致了顾客利益最大化。能理解吧?”
贺颖如此时发问道:“那这样看,商场不就吃亏了?”
“商场?”
罗宾翰笑着摇摇头,“商场吃亏了吗?”
这下轮到江宾宇发挥了,只见他仰着头,老神在在地说道:
“商场,呵呵,表面上看好像商场利润降低了,但仔细想想,黄牛对于商场最大的贡献是扩大了销售额。由于有了黄牛的折扣券,很多顾客会选择在当天购买一些大件商品和收券的商品。
这对于销售额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商场本次活动总体的成本和收益,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无论是否用券,无论发了多少券,商场每一笔销售都一定、肯定,且确定是赚钱的。
通过黄牛的帮衬,虽然每笔销售摊薄了利润,但是由于销售额的提升,所以总体盈利一定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营。甚至可以说商场对于黄牛的活动是默许和暗中鼓励的。”
罗宾翰点头附和道:
“对头,商场扩大了销售额,获得了更大的利润;顾客以更低的付出得到所需的商品;黄牛赚取中间差价,完成自身利益。黄牛党参与商场打折活动,最终形成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别看这小小的场景,这其中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真理:一,流通带来活力。一个充分流通的市场允许参与各方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己的利益。二,做大蛋糕,人人有份。当市场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分享增长带来的价值。
如何做大蛋糕,是一门学问,如何合理的分配利润,是一门更大的学问。”
蒋显明彻底傻了,嗫呆呆蹦出一句:
“我去!这个年头当个黄牛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政治意义了?”
“嗬嗬你以为呢?!”
前世的罗宾翰并没有正儿八经的从事过黄牛这个职业,懂得理论体系却没实际操作经验,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平时接触多了,看都看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