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宾宇无意间的随口一问,却令罗宾翰犯了难。
加入江宾宇,是罗宾翰提前就计算好的,本来今天不说,等下周抽个时间自己也得问他。
但表哥的情况与罗宾翰和江宾宇不同。
两人共同的大表哥,名叫王嘉让。
王嘉让比二人大了足足18个月,但由于读书晚了一年,又是小月生的,以至于到最后三人成为了同一届的学生。
可与这两个中专生不同的是,人家王同学是个读书人,现正在为高考而进行冲刺。
其实大家都是十七八岁,正处于褪毛期,也就是青春期的小男生,谁能愿意真的静下心来勤学苦读。
这时候家庭的因素就体现出来了。
排除江海山这个生意人不算,如果说罗洪杉还算有点社会地位,那王嘉让的父母就属于时下最最标准的双职工家庭。工作稳定,但是收入不高。
王爸在邮政局工作,在八九十年代,那可是份令人羡慕的高级“铁饭碗”,为了一个邮递员的职位,不知有多少人挤破头。
曾经的朱美芳还多次因自己老公的工作在两位妹妹面前引以为豪。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后来的发展所有人都看到了,那是一年不如一年。
王妈朱美芳运气也不好,曾经的国营棉纺厂倒闭,不幸赶上了下岗潮,成为了沪市“4050工程”中的一员。日后朱美芳当过服务员,做过营业员。最后搭上了沃尔玛大规模发展的班车,好歹也算是进入了外资企业。
根据后来的发展,朱美芳其实也还不错,成为了一个基层小领导,之后一直在沃尔玛干到了退休。但相比她的两个妹妹,确实还多有不如。
可能是朱美芳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自打王嘉让懂事以来,就长期给他灌输学历的重要性,使王嘉让长期成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不可或缺的一员。
这也让王嘉让长期成为了朱美玲和朱美香口中“别人的小孩”,以此来教育小罗和小江这两个不成器的狗东西,而且两位妈妈对两个臭小子三令五申,告诫他们不允许去打扰王嘉让。
其实老朱家的三姐妹是想多了。
可能是年少时被压抑的天性导致了全方位的释放,成年之后踏上社会的王嘉让比她们口中的狗东西可厉害多了。
一方面,人家是拿年薪的,收入确实高。
另一方面,王老大是五毒俱全且样样精通,对沪市各区各大娱乐场所那都是熟门熟路,手包里长期收藏着一沓与之相关的名片,手机里还存着几十个桑的电话,棋牌室、ktv、洗浴场所、按摩中心的会员卡都是以“分米”为计量单位来测算厚度的,身边没几个韩式半永久陪着,那都不算唱过歌。
别的且不说,两个狗东西大不了是不结婚,但王老大35岁不到就有了同父异母的两个孩子,顺带着还离了两次婚,可见王老大的厉害!
不服不行!
所以说,老朱家三姐妹的基因,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能够完全不受另一半的干扰,哪怕是最老实本分的王爸。
琢磨半晌,罗宾翰还是拿不准主意,要说多加一个人也没啥事,大不了就不让他入股,给个八十一百的好处费,就当请个帮忙的了。
可自己不好开这个口,万一好心换来自家老娘的一顿毒打,可实在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