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个喝了几年墨水的就说古代有霸王举鼎,而我们村里现在也出了个单手举石磨的,完全称得上是小霸王啊,大家听了也都纷纷赞同伍青山做小霸王当之无愧。很快此事就传开了,伍青山在小镇上便有了一个小霸王的称号,自此之后那些出来混的凡一听到是他这条村里的人都不敢轻易得罪,他在无形中成了村里的一张名片一个保护神。
快乐的时光总是溜得很快,一转眼间工夫就过了元宵节,伍青山也要收拾出远门了。他这个节过得相当开心充实,不仅收获了亲情友情,还有浓浓的故乡之情,所以待出门之时虽有所不舍,不过心中还是深感满足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要各种情怀还在也就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了,自己还得出去图谋生活就必须要放下这份乡愁。何况他现在已经是个堂堂的男子汉,当断就该断无需多愁善感。
在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清晨,他告别哥嫂借着晨雾静悄悄到镇上坐上早班车,开始踏上了下一段的征途。
此时已经到了九十年代。当时全国上下都流传着一句话,说天南地北中,发财到广东。为了寻梦,全国各地的南下大军从四面八方涌进广东来,除了深圳珠海几个特区之外,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地方也是人声鼎沸热闹腾腾,人流所到之处无一不是热火朝天。
陈天华也趁这股热潮一下子就多收了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工人,去年果场的收入相当不错,年底时他又承包了临近的一座山头扩大规模。刚过完年他就请人在原先那两排平房边上各加建了一排房子,分配给有些夫妻档的工人入住,因为过年后已经有两个工人带上妻子前来果场干活了。大伙见到老板这么体恤下属就尽心尽力干得更起劲,效率自然比以往高了不少,陈天华见了当然感到开心。
开春以后本来就事忙,加上规模扩大人手多了,陈天华又要煮饭又要指导工作便有些忙不过来,于是便叫老伴过来帮忙煮饭,让他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去管理果场的大小事宜。他老伴也是个和蔼可亲的的农家妇女,在工人面前从来都不摆什么老板娘的架子,很快就与大家打成一片得到大伙的敬重,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华婶。
有时事忙之时她的女儿也会偶尔前来帮忙打打下手,她的女儿十八九岁年纪,眼睛大大的,由于在农村的关系虽然肤色不是很白净,不过模样倒长得很不错。每次当华婶的女儿出现时都会引起场中新来的那几个年轻人的注目,他们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可谓是五湖四海都有。前来特区原本都是想入工厂干活的,只不过现在到处人满为患工作实在是不容易找,所以就只好栖身在果场干起农活来,这总比在家里务农要好得多。
年轻人的精力是十分旺盛的,在这种几乎全是男人只有几个中年妇女的偏僻果场里,当见到有俊俏的年轻女子自然都是两眼发光。打听之下便已知道老板的女儿叫陈珠,就在本市里读中专,听说很快将要毕业了,星期六日假日回家见到果场事忙才过来帮母亲的,有时也会帮父亲拿点东西或者是干点轻便的活。
那些年轻人见到她是老板的女儿又是中专生,大多数都会知难而退,只是选择远远地默默看上一眼,因为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身份不配。但也有一两个胆子大的,只要一有机会就过去在她面前打岔问好或是献献殷勤,为的是博取对方一笑。而陈珠的性格略为内敛羞涩一些,对那些年轻人的热情只是礼貌的一笑,又或是说声谢谢,就很少再多说点什么,令到那两个年轻人即是开心又感到无奈,不知该如何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
果场所有的年轻人中只有伍青山一人是完全不为之心动的,他以前在□□里交过阿满阿菲两个女友,一个比一个漂亮,每个人都要比陈珠白皙漂亮许多,虽然陈珠肤色健康模样长得也很不错,但就已经引不起他的任何兴趣了。经历过情变情伤,他现在已对女子抱有了一种恐惧感,所以对陈珠的到来基本上是熟视无睹的,每天除了干活外就是专心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