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医院最开始的日子黄天琪过的也是浑浑噩噩,根本没有心思守着这么一个小药房,他之前可是坐诊大夫,现在守着小药房,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可是他没有行医资格,不干这个也没别的工作安排给他,他就只能将就着在药房之中待着。
又一次病人半夜急诊,值班医生拉肚子没在值班室,家属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好遇见起夜的黄天琪,黄天琪走过来看了看病人。
病人面色土黄,汗如雨下,眼看人就要不行了,黄天琪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便开始给病人做急救。
虽然黄天琪很久没有行医了,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这些技能还是信手拈来,很快,病人就转危为安。
值班的医生从厕所出来前来查看,一听说是黄天琪给治的,当时很是兴奋,拍拍黄天琪的肩膀说道:可以啊老黄,美不外露啊,还有这一手呐。
黄天琪只是尴尬的笑笑,继续回去睡觉,在这之后,黄天琪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积极地上班,有空的时候就研究医书。
后来医院讨论要不要取消中医在医院中的席位,所有中医调离本医院,将医院打造成一个纯西医的医院时,黄天琪站了出来,据以力争,留下了中医的席位。
虽然医院之中西医还是占大多数,但是毕竟中医的火种还在,每一个入院的中医都是从药房开始干起的。
不是看不起中医,而是为了让他们跟着黄天琪学习,黄天琪经过之前的事,用药开始变得谨慎,为人处世也变得圆滑,不在锋芒毕露。
这才成了医院里人人尊敬的老医生,每个人都尊称黄天琪一声老师。
听完黄天琪的故事,王富不由得感叹,这个医院还真是卧虎藏龙,这个黄天琪大叔居然还有这么一段经历,怪不得用药和王富的风格完全相反。
王富用药标准化程序,一切以疗效为目的,而黄老师更偏向于人情世故,更加体贴病人你的感受。
同时这件事也给了王富一个教训,用药一定要慎重,不能书上写什么自己就用什么,不然下场很有可能和黄天琪一样。
这可是宝贵的经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老中医的经验和智慧果然不是王富这种年轻人能比的,王富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听完这些,王富将手里的药方递给了刘倩:这个药方还找徐主任抄吗?
刘倩点点头:这是当然的,虽然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但是这是规矩,必须这样办事。
王富却摇摇头说道:我觉得没有必要了,我要给黄老先生正名,这样的金子不应该埋没在沙子之中。
刘倩有些不解:你的意思是?
我明天去找你们院长聊聊,看看能不能按照实际情况,给黄老先生安排一个行医资格证,或者上报,让他们出一次纸质版的考试,让黄老先生可以真正坐在明面上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