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风云(2 / 2)

顾念点了点头,苏云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若只有她一人穿着这黑衣,那些妃子看到,也只会恼怒一番。

你去找些素净的衣服,不可过于明艳。顾念淡淡的说道。

虽说卿绯月丧期已过,加之玄国易主,本应是喜事,但穿上过于明丽的衣服,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而那卿绯月死后,这后宫中真正为其带孝的又有几个呢?

光是这一身黑衣,也不知那后宫中的人会增添几分怨恨。

是,主子。

顾念看着苏云渐渐远去的背影,这心中终有些不好的预感,玄国人生性残暴,那大皇子继位,定会掀起一番浪潮。

几日后,顾念所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

玄国带着几十万精兵强将,大举入侵了!

到底怎么回事?大皇子大声说道,脸上闪过一丝畏惧的神色,转瞬即逝。

毕竟他是为皇上处理朝中琐事,从未接触过此等大事,加上身后无一丝势力,他手上的筹码,怕是少了太多。

但他会这般愤怒,也并非表达自己心中的怒气,而是做给大将军看的。

玄国入侵,自然是需要兵队的,但这玄国的大半兵权都是掌握在大将军手中的。

赤国的的一半兵权在皇上手中,而这另外一半就是在大将军手中。

如今他年事已高,并非是担心大将军会造反,只是大皇子身后无势力,加之大将军年事已高,若他将兵权交到了大皇子手中,便能将这龙椅坐稳了。

那时,他不仅是赤国的长子,也是手握兵权的人。

兵权握在手里,谁会不动心呢?

而大将军为了赤国,征战沙场也有大半辈子,等邻近享受天伦之乐时,既是这般,他身上有权有势,便是什么都不会怕,就连那皇子,也要敬自己三分,可这嚣张的日子也会到头的。

他深知自己手握兵权,加之在朝中的地位,定会遭到他人的觊觎,所以大将军身边也有不少高手,负责他的安全。

可大皇子在他面前说出那番话,大将军也是一聪明人,既然能找到卿绯月,并让其代替自己的女儿去皇宫,虽说卿绯月也是他的亲生女儿,但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现如今,他手握赤国的半壁江山,而皇上病重,他若想要造反,这赤国的江山也是唾手可得。

既是如此,他为何不造反呢?

可当他有了造反的心时,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竟在自己枕边发现了一丝血迹。

大将军用手抹着脖子,竟是一手的血。

这将军府中,是满院的高手,竟未有一人发现他被行刺,而那行刺之人只是在他脖子上弄出一道伤痕,并未要了他的命,为什么不杀死自己呢?

若那人有杀心,他早就在睡梦中死去了。

他便是这样想着,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细想一番,能躲过大将军府满院的高手的人,也只有一个,那便是这朝堂之中的

这天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只是顾承言这样做,并非想要了他的命。

毕竟眼下是玄国入侵之际,大将军若想要造反,岂不是在拿玄国的生死存亡开玩笑。

国内不安,加之玄国入侵,赤国定会大乱。

大将军是个聪明人,他还只是起了造反的想法,并未实施,而顾承言也并未要了他的命,只是提醒一番。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赤国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既是朝中的大臣,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既是如此,为何还要犯此种错误呢?

但若他不按照顾承言这样去做,唯一的结果便是死。

即使他想要造反,也是顾承言将其逼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动用手中的兵权,和玄国对抗。

可赤国现在,非但没有一丝防范,甚至是懈怠了下来。

顾承言虽说是皇上的走狗,但心系着赤国,自然是不能容忍此事的发生。

但在朝堂之上,大将军却是带来了另外一个消息:玄国会来头像。

此话一出,不知有多少人看着大将军,又不知有多少人是不会信此话的,他们是多么想看到大将军出丑的。

赤国一向仁慈,若玄国进贡,好好休养生息,定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但若赤国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也能永绝后患。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但皇上却不是这样的想法。

既然玄国出了几十万精兵强将,怎会轻易罢手,那大将军所说的,似乎是一点一句都没有。

这样一个国家,本是一个新任的皇帝,便想要血腥风雨一番,如今前来入侵,该是有多么的可怕。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话确实不错。

那玄国人天性残暴,骨子里的野性,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怕是改不了的,但玄国易主,不过是几日的时间,百里轩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举兵大进赤国,也不知此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但凡一个明君,若是想富国强兵,便是休养生息,为老百姓着想,若是发动战争,便是大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