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全体学生立即静默。
他们挺直腰板,正襟危坐,活像是等待老师检验的三好学生。
今天这堂课是她们英语系专业教授汪老师的课,也就是先前帮着张喜琴带过一段时间娃的那位。
汪教授是一位一眼望过,就能让人觉得她很优雅,很有涵养的那种人。
她身着一身深褐色裙,满头银发一丝苟地盘在脑后,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容肃穆,让每一位直她的学生都本能地感到胆颤。
“各位同学们,上午好。”张口就是流利的英伦腔。
大家也一起回了一句英语的“上午好”。
就是那口语发音,有点参差齐。
索性汪教授也习惯了,对此有发表任何意见,开始照着她的节奏来给学生们上课。
汪教授上课来都用半英语教学。
至于什么是半英语教学?
就是她自己全程用英语教学,又出于体谅学生外语基础薄弱的原因,而允许他们用中文,或者英语参杂着中文跟她对话。
但是鼓励尽量全用英语对话,当然你如果办到她也会强求。
过她允许已教过的内容学生却出掌握的情况,学过的会能理解,但学过了却会那就绝对能忍。
每节课汪教授都会进行旧识点的随机抽查,要是被她发你忘了以前的识。
那么恭喜你,一万单词的英文检讨书奖励立即花落你家!
惊惊喜?意意外?
以上汪教授的课,可以是紧张又轻松。
紧张的是学生的皮,轻松的是她自己。
可能是看向文上课有些心在焉地,汪教授那双被炭笔精心描绘的柳眉微挑,红唇微启,开始了让学生们极度恐惧的例行抽查。
“向文,将上节课我教过的诗文和语背诵一遍。”
“咱上节课有教诗文?”古冬灵凑到叶米耳边低声问。
“有,那是上上节课的事。”叶米以超强的记忆力给出准确答案。
“哦豁,汪教授这是给向哥挖坑呢?”
古冬灵同情地望向向文。
他们都道,向文是被调剂到这专业的,她在此之前接触过任何外语识,一切都得零开始。
这算什么,其他们班很多人都和她差多情况。
主要是向文对于语言有点敏感,学习起来要比班上其他人要吃力得多,成绩常年徘徊中下游。
这次汪教授突击检查抓到她头上,可见她们向哥要倒霉了。
古冬灵对接下来的‘血腥’场有点忍直视。
“向哥也一定踩坑。”张喜琴持有同意见。
她此言一出,立即拉来叶米等人的好奇目光,连前后左右的同学都稍微偏移过来,想听八卦。
张喜琴:“……”
凑热闹真是人类的本质。
她太清楚,只是意有指地点了点叶米:“你有的,人家也有。”
叶米疑惑地歪歪脑袋。
什么意思?
古冬灵和四周围的其他人也懂,众脸懵逼。
就在大家都很懵的时候,万万想到,一向成绩偏低的向哥居然口语流利地将汪教授的抽查给完成了。
听她的口语发音,居然是和大家学同的美式英语。
“嗯?”这下大家更呆了。
“向哥是趁着暑假期间请了老师补课吗?”古冬灵有点点惊讶地发问。
她心动了,想和向哥打听打听,她请得是哪厉害老师,要是价格合适的话,她也想给自己补课。
古冬灵成绩在全班中游徘徊,她挺有上进心的,一直想努力提高自己,超越其他同学。
但他们可是全国最好的学府之一,能考进来的人,就算是最垫底哪一,得都是哪省市的高考状元。
以混迹在一群学霸中学霸,她想达成这目标真的挺难的。
因永远都有人她聪明,比她努力。
例如她旁边刚刚生了娃的这一只,天天嘴上抱怨着学习苦学习累,结果人家坐着月子都在拼命学习。
这是人干事?
她和那些考完试叹息着考好,结果转头出成绩一看,满分一百得了九十九的狗学霸有何同?
“别想了,那是人家的独家专属,你花再多钱都请到的。”
叶米道古冬灵的心思,同时也已领悟到张喜琴刚刚的暗示,她冲着这傻妮子摇摇头,让她放弃这结果的想。
“你上学期的英语角学校是已给批了吗?这段时间利用课余时间抓紧办起来,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也能促进学习进步。”
之前古冬灵就向叶米提过想办英语角的事。
但后来因各种各的原因,硬是耽搁到这学期才办成。
汪教授今天的课是连着两节一起上的,每节课都会随机抽查一位同学。
第二节被抽查到的是叶米。
作年级前三,这种抽查对她而言只是普通的简单提问而已。
起来他们班上的同学真的很厉害。
本来叶米以自己优势那么明显,又是天赋好提前学过,自己本身也足够努力,在班稳坐第一是很轻松的事。
结果却是被班和学委强大的力冲刺得地位稳。
最后演变成了三国争霸。
前三名肯定是被他们三人包圆了,但谁坐第一却是定数,也许这一次叶米上位了,下一次就得被人拉下太,再下下次又给逆袭上。
这竞争之激烈,战况之精彩,连教授们都抱着喜闻乐见的态度鼓励他们继续加油。
因在他们看来,这是学生间的一种良性竞争。
下课之际,汪教授和班上同学提了一件事。
“过段时间会有外国使团前来访华,另外有一队有意在我国进行投资的海外侨胞同行,访华团队的招待是外交部的事,跟我们无关,但也希望同学们这段时间多注意一点自己言行举止,要给我们的祖国丢脸。”
“是,老师。”有人举手问道:“您都了访华团队跟我们无关,我们也很大概率会见到他们,什么
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都看见,注意什么?
人家也千眼顺风耳,更会一直死盯着你看。
你也是什么大人啊。
这位同学只是单纯地发表疑问,并是他平时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
可以看成他是在和老师进行病句讨论。
汪教授并未生气,她鼓励学生对任何事都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学术方。
“这就是我要通大家的另外一件事了。”她开始揭露谜底。
“学校已发布通,侨胞团队此行将会来我们水木大学和隔壁b大两全国最高学府进行参观,他们在海外生活太久,有些只是侨胞后代,并会中文,以学校需要抽调部分外语系学生作翻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