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林清晚便想到了她资助的那个年轻书生——谢玉。
在林清晚认识的所有人里,也就只有张老先生和谢玉不死板,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林清晚记得谢玉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我读书科举,一是为光宗耀祖,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二是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报效国家。
林清晚对这句话很赞同,在她看来,能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对于读书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清晚,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这时候,耳边突然传来萧屹的声音。
林清晚一怔,思绪回笼,道:“我刚才在想一个人。”
“一个人?”萧屹眯了眯眼,“男人女人?”
林清晚条件反射的回答:“男人。”
说罢,看见萧屹神情晦暗,才发觉不对,忙道:“你不要误会的,我说的那个人是墨韵书斋资助的书生,哈哈哈你放心,我现在还盯着靖王府大少夫人的头衔,肯定不会出去乱搞男女关系,让你难做人的。”
萧屹呵呵笑了两声,对他到底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和名声,还是林清晚的感情归属问题,没有多解释,只问道:“你想他干什么?”
“那个让叫谢玉,你见过的,他”林清晚把自己刚才想到的事情和萧屹说了一下。
萧屹听罢,沉默了一下,道:“若真如你所说,此人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应当好好拉拢培养。”
“我也这么觉得,当初那么多人里面,第一眼就看中了他,觉得他才是最适合被我资助的人。”林清晚点头说道,语气和表情里,满是对谢玉的赞赏。
见此,萧屹刚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立马警铃大作。
他想,林清晚这么欣赏那个叫谢玉的书生,该不会是对他产生好感了吧?现在只是好感,那以后时间长了,两人见的次数多了,相处也多了,这份好感会不会升级为男女之情?
“清晚,你很欣赏谢玉?”萧屹心里很不是滋味,开始谨慎的试探林清晚。
林清晚不知道他的想法,回答道:“当然啦,我一看到他,就想那句话——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顿了顿,又道:“我相信,他以后必成大器,到时候,我也就是慧眼识英才的奇女子了,哈哈,想想就开心。”
“哦哦,那你觉得他人挺好的啊?”萧屹接着试探。
林清晚答:“就目前的几次接触来看,他人确实不错,最起码不是忘恩负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