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迎接采访(1 / 2)

而当时,在麦子刚播种下去的时候,就进行了开沟,将开沟开出来的泥土,比较均匀地放到麦子上面。一保证麦子不应为干燥而不能顺利发芽出苗。

这时,麦子都已经发芽出苗了,有了三四片的椰子了,也已经有了较多的根系了。

为了保证麦苗的分蘖,遏制麦苗的徒长,然后能顺利越冬,保证麦苗的亩平均数,喂多去春粮丰收打下基础。

这时候,因为一段时间的晴好无雨,向前放在麦子中间的土块就必须人为地将它们敲碎,拍实,以保证麦苗的根系不暴露在外面,至于在冬季的冰冻时节遭受冰冻而死亡,从而影响粮食产量。

同时,在敲碎土块的过程中,也在拍击这麦苗,经过这样的拍击,将麦苗的主茎拍伤,也就遏制了主茎的生长,促使麦苗尽快分蘖,从而增加每亩的平均苗数。

当时的大小麦都有原来的条播改成了散播,这样一来,就不能再在中间进行松土除草了,因此,也就必须在苗期的时候,充分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尽量地遏制各种杂草的生长。

这时,我用手里的锄头“啪啪”的敲击着泥块,一边跟身边的社员们说笑着。

“哎,对了,世昉哥,你前面给我们讲的那个故事还没有讲完,今天就给我们讲完了吧。”这时,站在我身边的雷建根一边拍击着,一边微笑着望着我说道:“难得组里的大多数人都在。”

“是啊,世昉哥,机会难得,你就给我们讲下去吧。”李晓林也笑着附和着恳求道。

“是啊,世昉哥,你就给我们讲下去吧,机会难得啊。”章诗媛也笑着说道。

……

大家都一起纷纷地恳求着。

“好吧,可是,我早就忘记了那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我假装着忘记了的笑着说道。

“好像叫,叫什么一支,一支什么的?”雷建根听了,他皱着眉头,用手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着,可是最后还是“一支”不出我要讲的那个故事的名字来。

“叫一支标。”章诗媛笑着说道。

“对对,就是一支标,就是一支标。”钱金林也立即笑着重复着说道。

“可是,这个故事都已经又几年的时间了,我早就忘记了。要不,我就给大家将一个笑话听听。怎么样?”我望着大家微笑着问道。

“好!”在场的这些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

“记载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个秀才。”我微笑着一边拍击着泥土,一边讲着:“他的名气很大,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他的大名。

他也非常的同情贫苦人家,痛恨那些为富不仁,鱼肉乡里的富人们,经常地做一些扬善除恶的事情。

这一年的年底,也就是农历二十九这一天的晚上,这个秀才吃好晚饭,正要出门去会他的那几个朋友。

这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戴着油豆腐帽子的人,这个人就是附近村里的一个财主家的大管家。

只见他满面横肉,皮笑肉不笑地来到了这个秀才家的门口,望着那秀才鼻子朝天的大声说道:‘俺东家让你给他写一副对联。’

那秀才早就对这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心中有气,现如今,眼瞅着这个狗腿子一副狗仗人势,狐假虎威,为虎作伥的居高临下的样子,不觉也就更加气愤了。

那秀在在鼻子里对着那狗腿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心里说道,看我不好好地戏弄你一番,也出我心中的一口恶气。

这样想着,那秀才也便假意的微微一笑说道:‘好吧,也难为你这条狗跑了一趟。’

‘穷小子,你他妈说什么?!那狗腿子一听,不觉就怒视着那秀才大声喝问道。

那秀才听了,微微一笑,恰好,这时,从一边跑过来一条黄狗。那秀才一见,便指着那条狗不慌不忙地说道:‘我是说这条狗过来了一趟。’

那狗腿子听了,虽然肚中有气,但也不好再继续发作了。但他却大声喝道:‘赶快写!’

‘好。’那秀才听了,微笑着拿起笔来,饱蘸浓墨,偏着头略一思索,便笔走龙蛇,一会儿就。

‘那去吧。’写好后,那秀才放好笔,望着那狗腿子大声地说道。

那狗腿子见了,拿着那副对联,满心欢喜地走开去了。第二天的除夕夜,那财主也就兴高采烈的将那副对联张贴到了大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