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红按照孙婆口述整理好,写了满满两张荷叶,写完后又读一遍给孙婆看看是否有遗漏,确认没有问题,离开大厨房往烟波斋后院的小厨房去了,那里说是小厨房,其实盖了一个很大的院子,给厨房众人和春娘、竹娘居住使用,毕竟烟波斋的后罩房已经住满,也不能把邢娘那间房腾出来,虽说她不经常回来,可该有的一样不能缺,毕竟沈卿所有铺子的账面和管理都是她和谢淑两人负责。
好几天的忙碌下来,最后递到沈卿面前一册竹简,看着缺少原材料的物种,沈卿点点头,趁着晚上去空间找雪球协商,每种都拿出来一些,分门别类的装好都用细毫的毛笔写上标签,第二天交给锦红打发人送去庄园给沈生。
这边小厨房正式搬迁,陶依也跟账房说清楚,沈卿这边的所有的开支直接划拨,以后这边人员变动到采买支出一律不管,只要在正常范围内直接划拨银钱。
沈卿那边就收到主家堂祖母的来信,派人通知她冬至那天(也就是明天)一定要过府小住。
沈卿早就吩咐丫鬟们准备东西,还有她亲手给老夫人做的冬天三宝,耳罩、手捂、披风,都是用各种纯色的毛皮做的,两件小的是沈卿亲手做的,棉披风只有绣花是沈卿做,其他的拼接都是身边的丫鬟帮忙,第二天用五个竹编的带盖扁盒装好,分别送给老夫人、侯夫人、世子夫人、二堂嫂、堂姐,每个扁盒上面贴着不同的字代表送的对象不同。
这次出行没办法带着童子,只好安排他们跟着锦红和燕来留守,不过这次他们还是跟着送行李的马车一起,至少认识一线路线和后门,稍后需要传信他们也能上个门,到后门的时候管事竹娘跟负责后院的管事打招呼,顺便介绍两个小子给她认识。
这次去带的大丫鬟是燕春,毕竟锦红这边的婚事已经有眉目了,最多再有两年左右就到了出嫁的年纪。
估计堂姐知道今天她去侯府,肯定要回娘家,当初说好七天,明天正好到日子,她今天在婆家过完冬至,明天肯定要回娘家的。
沈卿的牛车缓缓的停在沈侯府的二门外,很久没来沈侯府小住,上次来还是因为二哥新婚认亲,来匆匆去匆匆。堂祖母很喜欢她,估计最少也得住上半个月,这也是她多年努力来的结果,只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老太太能在沈侯面前说句话,也希望在官员考核方面,看着跟沈侯府关系密切的份上,衡量一二。
如今已经不需要身后的面子,可做人不能忘本,总不能用不着人就朝后,毕竟士族沈家也是庞然大物,一般的朝廷官员轻易也不敢招惹,这些年两位哥哥的婚事都是堂祖母帮忙张罗的,当然沈侯府也有自己的考量,这样能够扩展人脉,增加姻亲关系网。
老夫人人身边的巧娘早早候在这,看见她下车赶紧迎上来,笑着说:“老夫人都念叨好几天,就盼着卿娘您过来呢。”说着侧身引领沈卿一行人往里走,宝春留下陪伴沈卿,燕春带着燕夏、宝夏直接奔西跨院,收拾东西去了,她带来的礼物是巧娘带着粗使婆子抱着。
这边沈卿进入福寿园的正厅,进门脱掉披风早有丫鬟接过去,宁老夫人听见声音朗声说:“卿娘,快过来给堂祖母看看。”
赶紧走上前屈身行礼说:“见过堂祖母。”
“你这小娘,还走着虚礼干嘛,赶紧过来坐。”说着虚指旁边的坐榻,沈卿赶紧上前,虚坐在老夫人身边,被牵着手上下看看说:“怎么感觉瘦了许多。”
“堂祖母,最近在长个,才显着瘦,您最近心情可好,今天带着孙婆过来,她出了两道新菜式,回头您尝尝。”这次来的时候孙婆把头一天泡好的豆子都带过来,只等今天晚上做一道豆腐酿。
这边才说两句巧娘带着婆子们进来,看着搬着一摞子的箱笼,老夫人笑着问:“你这个巧娘是搬家啊,还是你家侯夫人又倒腾什么。”
巧娘笑着说:“老夫人,这是卿娘带过来,让奴婢搬进来的。”
沈卿起身走过去,打开最上面贴着福字的箱笼,说:“堂祖母,这是我送您的冬至礼物,冬天三宝,希望您不要嫌弃。”
老夫人听了很有兴趣的起身,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过来,伸手摸摸说:“看着颜色不错,这都是什么啊?”
沈卿就逐个给她演示一遍,老夫人的这套是褐色的,凑够家里女眷用的毛皮,都是跟需求那边凑好久。
宁老夫人看着非常喜欢,让丫鬟们赶紧帮她装扮上,想试试效果又去院子里转了一圈,刚回来坐稳,侯夫人带着两个儿媳妇过来了,沈卿继续送礼,给堂姐的那套让燕春直接带回她住的院子,等回头当面送她。
※※※※※※※※※※※※※※※※※※※※
估计等完结后要重新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