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自己内部把这剩下的c基金给消化掉,第一轮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增加c基金的数量,控制在百分之四到五左右,这样我们等于只花了四五千万,又有了整整十个亿的资金,而且还饶过了银行,银保监会也管不到我们。
说完嘿嘿一笑:等第二轮十个亿放完出去,我们用有了十个亿的债券,同样再设立一个基本2号,这一轮可以把c基金的数量适当的减少,控制在百分之3左右,这样我们又能得到九亿七千万,又可以投入到放贷中,潘总,你说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无限循环啊。
潘越听完后忍不住站了起来,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林阳:真是商业奇才啊,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这个模式理论上真的可以无限循环,别说五十亿了,五百个亿甚至五千个亿都可以融到啊。
这个陌生我个人觉得只能用一次,银保监会知道我们无限生小鸡的方法后肯定会做出相应的策略,第一轮融资的利率可是适当提高,后面在慢慢降下来,我估计等到银保监会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融资了三四十轮了,那时候十个亿就变成了三四百亿。
三四百亿的资金贷款出去,按照网络贷款最低年利率12来算,一年就是四十亿的利润,去掉支付给买基金人的利息,一年至少也有三十亿,这等于是坐在家里数钱啊。
三四百亿已经是非常可以的了,别忘了我们的资金只有十个亿。
而且互联网的发展,现在风控系统已经非常完善,我们真正承担的风险很低,扣掉那些没有办法还钱的,我们也是稳赚不赔,只要在前期投入一些资金做宣传就可以了,只要我们所有的步骤都合理合法,就是一个正常的经营项目。
以潘越的阅历和目光看,这个模式是完全合法合理的,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因为光辉集团的名声和市值在这里摆着,首轮的融资十个亿不是很大,只要安稳度过了第一个月,让第一批购买基金的人尝到甜头,第二个月就是发力的时间。
按照这个速度算下去,三个月下来,就会引起银保监会的注意,趁他们还在犹豫的时候,再加大力度,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融资几十轮了,简直是完美的方案。
潘总,你刚才说的话算数吧,只要我有办法把十个亿融资成五十亿,你就会同意我的这个方法,现在你觉得呢?
既然已经说服了潘越,接下来就要谈正事了。
潘越也严肃了起来,方法虽然好,但还是需要看人怎么去操作,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看着林阳:十个亿我可以从公司播出来,但是具体怎么操作你是怎么打算的。
既然我们这个模式的宗旨是借鸡生蛋,那干脆就把鸡借到底,我两合作,新成立的公司挂着光辉集团的名义,实际控股人是你,我和光辉集团三方,让光虎集团占大头,先以光辉集团的名义高调宣传,引起广明集团的注意,最后实际操作的时候用新公司,你看如何?
两人相视一笑,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