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实验,树皮造纸(2 / 2)

楚杏儿顿了顿,虽然不太明白,但也没有深究。

“你现在开作坊,倒是需要人手,要不我让春儿去帮你?”

楚杏儿连连摆手,“不不不,我可惹不起那小辣椒。”

白千月一笑。

……

从白千月那里回来后,楚杏儿就将范小甜这档子事儿暂时搁下了,她有正事儿忙呢,没空跟这小辣椒纠缠。

新院子打扫完之后,楚杏儿就开始分配工作。

她先在工人中挑了四五个做过樵夫的,让他们每天去山上砍树皮回来。然后又让两个工人去附近的村庄里,查找那些麦场里堆放的麦秸,找到了她好去收购,这些树皮和麦秸都用来做原料,为造纸做准备。

然后,她又带着余下的工人添了些器具,购买设备所需用料。她让工人把院子中的空地,用石头建了一大一小两个水坑,安置了一个露天灶,上面一口大锅。

最后,绞尽脑汁的梳理造纸过程,画出流程图,并注上解说。

大约是经过备料—切穰—踏碓—捣浆—淘浆的几道工序。

五天后,院子里堆了成堆的树皮,和她花了一两银子购买的一大堆麦秸。

听起来太便宜,但乡下人从来没卖过“草”,这些麦秸一般都是喂牛或者烧锅的,不值钱,她还是心善多给老乡付了些文钱呢。

如此,原料和设备都具备了,连流程她也一再的确认,于是,便开始了实验。

她很慎重,毕竟这是她头一次创业,看起来再简单的东西,做出来可能都会很难,中间可能会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困难。

所以她每天都亲自盯着,每一步都亲自过审。

首先,要投入一些新鲜树皮在水坑泡着,筛选出泡软的部分捞出,放到石灰水里泡个2-3天,再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

待纤维彻底软化,拿到大石坑水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彻底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铡刀切碎然后用工具压成松散状。

之后还要放到石缸里用石具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倒在小石坑中。

再用飞杆在泡纸浆的水中来回搅动,让纤维均匀分布在水中,随后巧妙地使浆中的纤维覆盖在纸帘上,形成湿纸,一张张叠放于纸床上。待达到一定厚度后,用杠杆的方法把成沓的湿纸放在支点上,逐渐除去湿纸中大量水分,形成纸砖。

最后再从纸砖上把薄纸一张张撕下,贴在墙上晒干。

这套程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容易,楚杏儿之前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操作,手下这些个工人也是没有经验的,往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她真的时刻盯着,弄的自己灰头土脸的。

都快忘了她还有个书斋的帐房一职了。

不过好在,帐房一职一般就是忙在月底盘点,她刚刚处理过,所以,就专心做自己的事业。

按着程序做了头一回实验,效果并不好,楚杏儿就连夜修改钻研,把每道工序再做的精细,她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多做几次实验,一定能成功的!

就在她熬的两只熊猫眼,在一个清晨刚刚睡过去时,就被阿迎嫂给叫醒了。

阿迎嫂是她的女工里的一员,负责厨房,专门给工人们做饭。

这二十六个工人有几个家在长都城内,每天回家,只在这儿吃午饭,工钱就高些,其它住宿工包吃包住,就低一些。

因为她用了女工,所以她初时就将西厢房用围墙给圈出一个小院子,让男女住宿分开,而且男工住在东厢房,距离较远。西厢房里住女工,因为人少,住宿宽敞,她有时候累了也同阿迎嫂她们一同歇下。

“阿迎嫂,我先不吃饭了,你们先吃吧。”以为阿迎嫂是叫她吃饭,楚杏儿晕乎乎的说了句,就又倒下了。

“楚妹妹,我也不想叫你,看你这么累,但是门口有个小丫头一直要吵着见你,你还是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