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也接话道:是啊,婉仪过世后,阿彦可是伤心了好些时日,一年多后才肯续弦
那可如何是好?史家与公孙家的姻亲,可是圣上的旨意啊。文老太师为难道。
圣上也是看阿彦刚休了妻,想弥被他才为他赐婚的,其实,不见得非是史家小姐不可的。侯爷眼神湛湛地看着文太师道。
文太师在朝中地位很高,曾经做过三年太子太傅,自然对朝中风云了如指掌,虽然他素来不站边,不参与夺嫡,但是,自己也有些想法的,侯爷的话哪有听不懂意思的,忙接砣道:正是此理,皇上对公孙公子确实心怀歉意,才这么快就给公子赐婚的,这个人选,怕还是得公孙公子自个满意才行呢。
就是,侄儿已经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老太师,您忍心看着侄儿第三次婚姻又失败吗?人生短短几十年,侄儿还有许多大事未做,可不想一直困在这儿女私情里,只想把家里安定好了,可以全心全意为朝庭出力,为皇上效忠。公孙彦大声道。
文太师一击掌道:就是这个理儿,走了,侯爷,告辞,老夫现在就去面圣。
走了一半,又转回来:那公孙公子,皇上若问起,要什么样的女子才合你的心意,老夫要如何回答?
公孙彦俊眉一扬道:自然是要小侄看着有眼缘的才行啊,不合心意,才情相貌再好,也是相看两相厌,老太师,您说是么?
文老太师年轻时也是个风流侃傥的人物,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人生知音最难得,若是不能情投意合,再好看放在家时也是个摆设,没意思得紧,只是,这个合眼缘的人,一时半伙儿要去哪里找啊?京城有名的闺秀不少,可未必就要公子合心意的。
公孙彦大为赞同:是啊,姻缘姻缘,讲究的就是个缘字,缘份没到,真是看谁都不会顺眼,要不小侄也不急,不若等等,等小侄遇上了有缘人,再成亲也不迟啊。
文太师立即摇头:不成,娘娘对此事关心得紧,怕是拖延不得啊。
那就请老太师多费心了。公孙彦长辑到地道。
文老太师道:这样吧,老夫办个宴会,把京城有名的名媛又对公子有意的,全都请来,到时,来个才艺比赛,公子就在下面观看,看中了哪家姑娘,再做定夺如何?
侯爷连连摆手:不可,不可,这如何使得,让别人知道了,还说北靖侯嚣张,选个世子夫人,竟然造出这么大的阵势,太子爷都还没有选妃呢,恭亲王也没有大婚,可不能让这孽子越过了龙子龙孙去。
文老太师愣住,须白的眉头一皱道:那就一道儿为太子和恭亲王选了,正好皇上最近身体不适,不防办点喜事来冲一冲郁气,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侯爷还要反对,侯夫人一拉侯爷的胳膊道:老太师这个主意不错,我家阿彦也可以托太子爷和王爷的福,相看相看,若是能娶回如意娘子,妾身一定封个大红包给老太师做谢媒礼。
文老太师喜兹兹地去了,侯爷无奈道:夫人,你为何要应下。
侯夫人嘟嘴:拖得一时是一时,这个宴会既然是要为太子和恭亲王选妃,定然声势会很大,等到举办时,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到时候,保不齐阿彦就想到法子救婉儿了。
侯爷道:问题是,娘娘未必会同意。
娘娘那,我去说,反正娘娘就是不想让阿彦跟婉儿好嘛,只要不是婉儿,娶谁娘娘应该不会太过反对,毕竟她还要用阿彦呢,也不愿意太把阿彦逼急了。
坤宁宫里,二皇子正对皇后道:母后,阿彦必定是不愿意娶史四小姐的,上回史家诗会时,儿子就看出来了,他有多讨厌史四小姐。
阿彦除了顾思婉,不讨厌谁?那小子眼高于顶,却偏偏对那丫头情有独衷,真真气死本宫了。皇后恼道。
那倒是,阿彦的脾气确实臭了点,儿子也常挨他白眼呢,不过,母后的话也不尽然,有个人,他是不讨厌的,阿彦还对她很好,很疼她。二皇子桃花眼里闪着淡淡的笑意,不紧不慢地说道。
皇后果然心动:哦,是哪家女儿?
二皇子道:是赵家的,母后可还记得小倩?四舅的女儿?
皇后倒是记得侯夫人收留了自己庶弟的一对子女,诧异道:你是说,想把小倩许给阿彦做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