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紧闭着眼睛,脸色暗沉,似乎已经被他打晕了,看着没有半点生气,他被元妃握着的脖子如一段脆弱的藕节,谁时都可能被捏碎,掐断。
赶来的大臣还有侍卫宫女们全都紧张地看着,一些嫔妃已经开始哭了起来,都吓得面无人色。
思婉就见屋顶的另一角上,公孙彦长身玉立在风中,傍晚的夕阳打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如镀上一层灿亮的碎银,使他清俊的脸上更添了几分勃发的英气与神采。
只见她俊眉微锁,凤眸深沉,正处于两难之中吧。
你不过就是想要得到我公孙家的火器么?你先放了皇上,我给你就是。公孙彦朗声道。
不可。太后大声道:公孙彦,你敢将武器制作图给他,你将是大锦的罪人,哀家要以叛国罪论处你。
包括皇后在内的宫妃们听得大惊,太后竟然不想着先救皇上,反而制止公孙彦以图纸交换,她难道不担心皇上么?
母后,皇上危险啊,先让阿彦拿出图纸再说吧。皇后哭道,不少人都听得出,公孙彦只是权宜之计,或许给个假图骗骗元妃也是有的,太后却一口回绝,皇后想不通。
大胆,你可知道公孙家的武器只要流落到异国,对大锦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吗?他们很可能拿着公孙家的武哭来攻打大锦,到时候,整个国家都处于国难当中,皇后,你想看到吗?太后厉声道。
不少大臣觉得太后言之有理,柱公国上官大人首先附合道:不错,世人都知道,公孙家的火器是天下第一的,这些年,大锦能将北戎阻于燕山之外,靠的就是北靖侯的铁军,靠的就是公孙家的火器。
史太公虽然不满柱国公将公孙家的火顺夸得太过神奇,却也道:不错,不论是公孙家还是史家,所拥有的兵器都是大锦的国家机密,绝不能随便泄露出去,太后娘娘英明。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皇上受难吗?皇后泣不成声,二皇子也双眸泛泪,眼冒怒火。
太子向太后跪下道:皇祖母,请您救救父皇。
太后瞪了太子一眼道:你起来,这个时候,你是朝臣们的主心骨,你不可以哭,要坚强些,做出表率才是。
元妃不耐烦道:你们商量好了没?本宫没耐性等你们了,快点作出决定。
阿彦,把图纸给他。皇后大声道。
放肆,公孙彦,你若敢给图纸,哀家治你公孙家叛国之罪。太后喝道。
皇后大怒道:母后,您好狠的心啊,皇上可是您的亲生儿子啊。
太后道:为了大锦的万年基业,皇上能明白哀家的苦心的,哀家也心痛啊,皇后,你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能被私情蒙住了双眼啊。
可那是皇上啊,皇上若然遇难,大锦不就要乱了吗?思婉的爷爷,顾老太爷向太后叩首道。
还有太子在呢,顾相,你怕什么。太后冷静地说道。
是啊,皇上若是此时遇难,那太子就是最自然的顺位人,太后肯定会逼着所有的大臣奉太子上位,这才是太后的真正目的吧,不然,明明还可以与元妃周旋,她却先声夺人,故意激怒元妃,断公孙彦的后路,思婉不得不佩服太后的精明与果决,还有那颗为了权力而冷硬如铁的心。
公孙彦此时,拿出图纸也不是,不拿出来也不是,拿出来,能救皇上,却违背了太后的旨意,还让公孙家背上叛国的罪名,不拿出来,又会被世人说自私,为了一家之利,枉顾皇上安危,真是两难啊。
思婉都替他着急。
只是,那厮的脸上在无表情,除了眼神深层幽暗外,面色沉静如水,沉移得如一座山一样,稳稳立于屋角,与元妃对恃,无论元妃往哪个方向逃,他都能第一时间追上。
元妃突然一掌向皇上的胸口击去,皇上一声闷哼,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来,看得在场的所有人心都提了起来,皇后大哭:皇上
二皇子更是向屋顶冲去。
元妃冷冷道:还没做出决定吗?本宫数十下,如果你们再不作出决定,本宫就断了皇上一指。
太子也向屋顶冲去。
元妃道:你们谁还敢上来,本妃就免了那十下,直接断了他的手指。
太子和二皇子同时顿住。
大家都看向公孙彦,公孙彦缓缓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纸卷来道:你不就是要这个么?给你就是。
说着就将纸卷向元妃扔去,元妃单手提着皇上,飞身跃起去接那张纸卷,公孙彦身如闪电般向元妃击去,可元妃很快又回到元地,大手紧紧掐住皇上的喉咙冷笑道:公孙彦,你再前进一步,本宫就捏碎他的脖子。
公孙彦生生顿住,双眸喷火地瞪着元妃。
你当本宫是傻子么?弄个假东西唬弄本宫。公孙家的火器制造图何等机密,你怎会随身携带?本宫给你半柱香的时间,让北靖侯拿制作图给本宫,否则,本宫说到做到,明天就让大锦全国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