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皱了皱眉,皇后与太后向来不和,所以很少来慈宁宫,免得相看两相厌,今天又在上书房与太后闹了一弄,怎么晚上倒来参见太后了?
太后正歪在软榻上看书,听了道:告诉皇后,哀家身子乏了,不想见客,让她改日再来吧。
回话的宫女人还没有出去,就见皇后已经被人扶着走了进来,跪在地上。
太后皱眉道:皇后,你如今的胆子越发大了,可将哀家的话放在眼里?
皇后双手呈上凤章道:母后,臣妾身子不适,无法再掌管宫中事物,请您收回凤章。
太后大震,惊道:你要交出凤印?你不做皇后了?
皇后苦笑道:皇上如今的眼里,哪里还有臣妾,臣妾今天险些一死,命都快没了,又何必再眷恋虚权,太后您素来英明果决,凤印交给您后,由您处置,臣妾只等皇上病体康复之后,是废是休,都由得皇上定夺。
这原是太后多年来所谋求的结果,突然就这么呈现在自己面前,太后有点不知所措,虽然惊喜万分,却又不得不怀疑皇后的居心。
两人斗了几十年,对对方比谁都了解,皇后此举却是太后所不能理解的,皇后有多在意手中的凤印,就如太后有多在意太子的名份一样。
皇后,你要三思啊。太后便劝皇后道。
母后,臣妾下午在宫里苦思了好几个时辰,湘贵嫔死了,死状同前几个宫女一模一样,被吸血剜心,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臣妾听说,湘贵嫔曾经辱骂过元妃,元妃派人责打了湘贵嫔一顿后不久,湘贵嫔就遇难了,臣妾真的害怕了,如果可以,臣妾想在坤宁宫设佛堂,从此潜心向佛,不再过问宫中锁事。皇后道。
太后见皇后脸色惨白,神情憔悴倦怠,确实与往常不一样,而且,她眼里的淡淡哀伤也不似作伪,湘贵嫔死了,太后自然知道,原本打算借此斥责皇后的,结果下午脚痛得厉害,便没成行,如今皇后亲自将凤印上交,让太后也信了几分。
湘贵嫔果真因为骂了元妃,所以遭至元妃责打?太后问道。
此事由思婉亲眼所见,皇后也是听思婉说起的,并未真去调查,便道:母后若是不信,可以找来湘贵嫔身边的宫女小碧,一问便可知晓。
太后道:她虽然有些不懂大锦的宫规,可既然已经责打过湘贵嫔了,就已经出了气,应该不会是她杀害的湘贵嫔才是,何况她一个弱女子,哪有那么大的力气杀人?
到了这个份上,太后还在包庇元妃,皇后很失望,但也不再争辩,只是淡淡道:母后说得对,或许,是臣妾以前怪错了元妃,母后,臣妾实在是
皇后话说到一半,突然眼睛一黑,向后倒去,思婉离得近,及时扶住才没让她的头磕着,急道:皇后娘娘好象晕过去了。
太子道:快请太医来。
太后则摆摆手道:让人抬回坤宁宫吧,她可能也是真吓到了,忧惧交加之故,吃点安神之药应该就会没事。
皇后娘娘被抬回了坤宁宫,太后看着凤印发呆,太子道:皇祖母,皇后这一撒手,宫里的锁事都要您管,您的身子也不太康健,孙儿认为,还是让一个年轻又镇得住的嫔妃来代管的好,孙儿真的不想您太过操劳了。
你退下吧,哀家自有分寸。
后宫的事太子也不好多管,只好告退,临行时,多看了思婉一眼:你多呆在皇祖母身边,不要随便出去,就算要出去,也要叫上伴儿,不可单独出行。
思婉知他是关心自己,忙谢道:奴婢知道,多谢太子关怀。
太后就淡淡睃了思婉一眼。
等太子走后,太后对思婉道:太子对你不错。
思婉大惊,就要下跪,太后摆手道:莫怕,哀家不想如何你,太子是一国储君,身边多个把女人算不得什么,你若愿意
思婉的汗都出来了,忙道:奴婢身份低微,从不敢心存妄想
太后就笑了笑道:也是,还早着呢,哀家也想多留你在跟前呆几年。
思婉悬着的心这才算放下了。
晚上思婉就在太后的床榻前摆了个软榻,陪着太后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