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寻人启事(2 / 2)

本来军不言还打算将莫翎叫来,但莫翎生性自由,在沈心远几人回来之前便早已不见了踪影,或许之后遇到事情才会回来的吧。

“你们看这个。”沈心远手里抓着一份卷宗,一掌推开紧闭着的房门,兴奋的向里面喊道。

这里是一处酒楼的二楼包间,卫云帆几人正躲在这里偷懒,却不想沈心远从哪里得知了这一消息,抓着卷宗便闯了进来。

沈心远这几天埋在卷宗堆里,一身的书卷气。这不是形容词,那卷宗大多不是写在锦帕上的,而是刻在竹简或者写在纸张上,这种材质不便存放,一旦时间久了,便会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眼下沈心远身上满是这种味道,刚进酒楼之时,熏的楼下那些食客直皱眉。

“看就看,你先别过来!”卫云帆伸出两根手指堵着鼻子,也不管雅观不雅观,冲着沈心远直摆手。

“真有这么大味道?”沈心远有些难以置信,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衣服。大概是这几天都是与这味道相伴为伍,早已经习惯,所以他并没有觉得多么难闻。

“写的什么?”卫云帆上前,勉强夺过卷宗,单手将卷宗在桌子上展开——毕竟另一只手还要堵着鼻子。

乐扶柳和贾蓬也凑了上来,石志还在他们住的地方休息,眼下并不在此。

“兹,礼部侍郎米费,家中千金失踪已久,不见踪影,若有消息者,一经核实,赏银千两,特此公告。”几个人缓缓地读出声来。

这是一个寻人启事,也不知道怎得,混进了这一车卷宗之中,大概是军不言觉得这赏银有些多,便也顺手收进来了吧。

“米费?这名字好生熟悉……”贾蓬挠了挠头,总觉得这名字在哪里听过。

“是芸姐的父亲!”乐扶柳对这种事情最是敏感,那日芸姐嘱托之时,她便暗暗记在心间,眼下一见便记了起来。

“啊,对!”经过这样一提醒,卫云帆和贾蓬也恍然大悟。

“本以为芸姐拜托之事有些难办,就算是进京城简单,但要见到一名朝中大员,怎么也要杨无心前辈引荐,却不想这事竟如此简单。”沈心远摇了摇头,有些无奈。有些时候,他的运气就是这么好,好到他自己都不相信。

“既然现在闲来无事,咱们就将此事办了吧?”见没人说话,沈心远继续说道。

其实这件事他也是存有私心的,从白水镇上京城,中途是要经过连山派的,他想将许慧送过去,不能总是耽误人家。原本他想带许慧去杏林堂来着,可惜回来之后也没有机会,所以便先去连山派,让许慧先跟着唐华老爷子学着先。

“我看行。”卫云帆点了点头,觉得此事可行,反正眼下几人也无事可做,这一趟也顺便是去转转许久未见的陆地景色。

说走便走,一行人丝毫没有含糊,第二天便收拾好行装,向军不言辞行。

军不言很是高兴,沈心远几人能帮他分担一些事情,他也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沈心远也没有忘记让军不言留意一下卢欢长老的动向,那大青和阿墨若是真的能被许慧收复,他也不必再为许慧的安危担忧了。

连山派离白水镇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一行人不紧不慢的走着,一路上也不忘欣赏周遭的景色。

这些景色十分常见,但他们毕竟是在海上过了几个月,眼下想念的紧。能让他们想念的,不仅仅是这景色,还有那沿途的美食。

每经过一个小镇,他们必定是去寻找当地的特色食物,然后饱餐一顿,就像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般。

要说起来,一行人之中真的没见过这些东西的,或许只有在东海出生的许慧,但其他人的表现与他别无二致。

而沈心远却对这状态十分熟悉,毕竟当初刚刚进入江湖之时,他们过的便是这种四处行医凑盘缠,一路走一路游的生活,眼下居然十分怀念这感觉,所以他们走的也并不快。

从白水镇刀连山派,快马加鞭的话只需要两天便可到达,正常赶路也只需要五六天,可他们一路停停走走,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到。说实话,并不是他们有意磨叽,而是这一路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若不是害怕军不言等的着急,他们还会再游玩几天。

“小师叔?你们怎么来了?”连山派守门的弟子都认识沈心远一行人,毕竟那天的战役太过惨烈,给所有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来找师叔,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吗?”沈心远点头示意,问道。

“当然在,他老人家这段时间还念叨您呢。”守门弟子很是热情,连忙将众人迎进大门——许是那场恶战太过震撼,连山派装上了大门,尽管为了方便前来求医问药之人,从未关闭,但总比之前连大门都没有要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