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方老师下海(2 / 2)

临近第二次模考试时,联合焦炭厂的第一批一千吨焦炭生产出来了。可销售却成了难题!

郑航跑了好几个城市,可人家要么只用机焦,要么只用土焦;这一千吨焦炭的销售成了老大难!

姜纨周末回去,看见郑航哥他们愁眉不展,主动问起来。听郑航他们说居然是销售的问题,她沉吟起来。

想了好一会儿之后,姜纨对郑航和水泥厂的负责人说道:“跑销售,得找对路子才行啊!哪种厂最吃咱们的焦炭,先梳理出来一批名单吧。”

水泥厂的负责人正眼也没看她。

十几岁的小姑娘,你以为是过家家呢?跟着你哥投资,等年终分点红利就足够你的了,在这瞎出什么主意?

一边玩儿去!

郑航却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他急忙拿来了纸和笔,把附近省市的厂家名字都写了下来。

姜纨看了看他写的东西,指着一家钢铁厂说:“这样,明天我们上这里问问吧!”

那位水泥厂的负责人持不同意见,反对说:“它附近的几家厂我们都去过了,人家不用焦炭。”

“我们可以问一问这家,做销售就不能怕跑腿。”姜纨坚持自己的意见。她记得很多钢铁厂都是需要焦炭的。

最后,大家总算勉强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姜纨第二次模考刚出考场,就见郑航满面笑容地等在门口,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

他们的所有焦炭,都被豫南的一家钢铁厂全部吃下了!第一次成功来的这么突然,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让人始料不及。

晚上大家聚餐祝贺,白水泥厂的负责人特意跟郑航说,让他叫上姜纨,不仅如此,饭桌上还专门敬她了一杯酒:“姜小姐,你怎么知道我们再跑两家就一定能卖出去货呢?”

“我并不确定。”

姜纨笑了,看到对方张大的眼睛又说:“我唯一确定的是只要咱们下力气跑销售,东西就一定可以卖出去!”

“说得好!”郑安民感叹:“这就是营销人的境界啊!咱们大家都要学习姜妹子的这种百折不挠的营销精神!”

郑厂长硬跟郑航攀,认了姜纨做妹妹。现在不管在哪里,张嘴就是叫妹子。

因为今天高兴,吃饭时大家都稍微喝了一点。饭后郑航看着姜纨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郑航哥你想说啥就说吧,我听着哩!”姜纨说道。

“是这样的,妹子你看咱们的焦炭厂都成立了,作坊的事情也有点顾不上,是不是另外找个人来呢?”郑航和媳妇黄蕙兰对视了一眼说。

黄蕙兰干脆的说道:“那啥,咱们干脆就把作坊给你二哥他们吧?孙婶子也吆喝了好多回了,村里好说不好听的,咱们也看不上那点小利,犯不上让他们说你,以后会影响你嫁人哩!”

原来是这件事啊!

可爱的郑航哥和嫂子一心为了自己考虑,宁可把自己家经营了许多时候,正在赚钱的作坊让出去!

“是啊是啊!”郑航说道:“虽说孙婶子他们做事说话都挺过分,可毕竟曾经收养了你。马上你的年龄就快该说婆家了,不能让这些流言影响你以后啊!”

他们劝说了很多,坚决要把做皂手艺,连同作坊和原料全部送给孙桂兰她们。这个作坊每月能稳定的赚几百块钱;

但这点钱跟妹子的名声比起来,又算的什么呢?

姜纨却不过哥嫂的好意,最后同意了。联合焦炭厂正在发展,前景未来无限光明,需要它的创始人们投入全部的精力;而且姜纨还有高考,时间紧迫,也已经不允许她在分心去做其他事情了。

当姜纨回养母家说这个事时,刚好养父养母和两个哥哥都在。

大哥已经结了婚,大嫂子吴春花听说自家可以白得个赚钱的作坊,当即喜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杨满仓还要推辞,孙桂兰却横了他一眼,气冲冲的说:“为啥不要?这是咱们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