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到以后华国轻工业的发展,她决定还是给哥嫂提个醒:
“咱们这生意目前势头好,不过以后长了怕是不行。另外,肥皂短缺也只是暂时的,咱们无论规模还是价格,毕竟都竞争不过人家大厂啊!”
郑航听了只是笑笑:“妹子说的对,咱走一步看一步吧!”
随后大家随意聊天,郑航说起来在外面跑生意,听人家厂里人聊天时说出的另外一件事:
西海g市有一家酒厂,急需三百万斤高粱,除去运费便可以净赚五万元,但是因为车皮不好搞,眼看这么好的生意却没人能做下来。
郑航是当一桩趣闻说出来的。在他们眼里看来,都觉得这生意实在有些太冒险了。
做梦想吃星星呢?哪个愿意做才怪呢!
成本高不说,车皮的问题那是好解决的吗?而且流通领域的生意,最大的风险还不在于成本抑或运输工具,而是途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旦出问题,很可能是血本无归!
可是姜纨听了,却不由得心里一动。她沉吟了片刻说道:“车皮是不太好搞。不过呢,也不是没一点门路。”
郑航两口子以为姜纨是在说笑话,都是笑笑算了。姜纨却认真的说道:
“办法都是人想的。大哥嫂子,最近咱们都留心着点附近车站的消息,尤其是打听着他们有什么动向或是需求。”
“咋的妹子,你还真上了心呀?”黄惠兰惊讶的笑了。
“咱妹子那是有大主意的人,咱俩只要照办就得了!”郑航喝了两杯酒后便有些上头,大手一挥豪气地说。
“嗨,我算服了你俩生意精!”黄惠兰笑着直摇头,看桌上的下酒菜不多了,又起身去炒了盘鸡蛋端来。
酒菜的香气飘溢满院,大人孩子的说笑声传出老远,连工坊里的婶子们也隐约听见,羡慕眼红的同时,也加快了编织手里的活计。
大家也想多挣点钱,像郑航两口子那样,可以过更好的日子哩!
此时此刻,在小磨子村另一头的老杨家里,则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气氛。
最近镇上的商店多了一家,是退了休的乡干部于得水他老婆开的,东西不贵还挺全乎,连供销社买不上的东西有时他那都会有。
于是,老队长的货担子生意被迫中止。
没有了这项额外收入,又落不下面子去郑家的工坊做活,老杨家的生活水平陡然降低了几个等级。
“咱家这都一个月没买过肉了吧?!”老二杨光宗看着桌子上的清炒萝卜和黄面汤,忍不住皱起眉头嘟囔了一句。
“吃吃吃,就知道吃!咋没见你挣多少钱拿回来?”孙桂兰没好气的骂二儿子:
“你是没见过肉还是咋?德性!”
老二被骂的很不服气,梗着脖子犟:
“要不是你老人家不准,我也早上郑航家做活去了!人家是按件付钱,我这么大人能连个肉钱都挣不来”
孙桂兰脸色难看起来。
偏偏老二杨光宗没眼色,还在继续埋怨:“就算纨丫头在郑家的生意里有份,主家也还是人家郑航哩!就你老人家面子主贵,怕个啥?!”
他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拿起盆里的黑面馍,狠狠啃口馒头做了总结:
“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换成肉吃,它不香吗?”
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却是孙桂兰将手里的筷子使劲摔在了桌子上。
只见她气的嘴唇直哆嗦,上前一把将老二的馍夺过来丢在地下,又使劲踩了几脚:“吃,我叫你吃,给我滚到郑家去吃你的肉吧!”
大儿子杨大海吓了一跳,赶紧起来劝她亲娘:“妈你消消气,光宗他就是说说算哩。”回头又去劝兄弟:
“看你把妈气的,赶紧过来认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