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咕咕的叫起来。
想起养母刚才的话,姜纨熟门熟路的找到了堂屋,缺了一条腿的八仙桌上扣着只粗瓷大碗,碗下面果然有两个早已经凉透气的黑面馍。
姜纨实在饿了,她用旁边的红双喜搪瓷缸倒了些热水,就着热水把凉馍吃光,便拎了把铁锨走出院子大门。
姜纨按照旧时的记忆,往养母孙桂兰家的地走去。农村现在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但人们还是对此心有疑虑。公社干部为了打开这种局面给大家伙儿许诺了许多好处,但是敢于尝先的人还是不多。
而这些先行者之中,养母家的大儿子即姜纨的老家大哥就是其中一个。
这倒不是因为他多有眼光,相反,恰恰因为他这个人脑袋一根筋,觉得公社干部说什么就是什么,是乡里出了名的杨大憨!
刚走出院子没多久,姜纨迎面遇见了年轻版的养父杨满仓。
养父看见她手里提着一把铁锨,似乎是要下地干活的样子,粗声大气的冲她说道:
“丫头你来凑什么热闹哩?啥活我和你娘还有你俩哥弄不了!你不是说马上要考试了,还赶紧不回去看书呀,爹指望着你将来念书出息哩!”
姜纨心里很感动,养父对一直都是那么慈爱。她笑着对养父说:“没事的爹,整天看书看的头疼,随便下地活动活动筋骨也好啊。”说完话倒把自己吓了一跳,她的声音怎么变这么嫩了?
养父却似乎根本没察觉,依然叼着烟斗笑着说:“那你可悠着点儿,别把胳膊手累着了,明天上课写字的时候写不动可不行。”说完便挑着担子回去了。
姜纨呆愣了片刻后,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又看看自己身上的一身农村粗布大襟衣裳,寻思着:
自己莫非没死?然后时间又倒流到当年上学时候了?姜纨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只觉得有些晕头晕脑。
为了验证一下,她跑到小磨子村的河边照了照自己,河里倒映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粉嫩的脸颊娇艳欲滴,秀美的黑发随风飘起,精雕细琢般的眉眼正一副惊呆的懵懂模样……
自己少女时有这么美么?
其实姜纨不知道,当年在厂里时,青年工人们私下里就将她评为厂花。若非齐盛下手太快,厂花哪里轮得到他娶?想追姜纨的工人可多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