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奢侈品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随着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他们会购买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奢侈品的代名词是优质产品。然而,这也意味着收入下降,需求也将下降。
收入的弹性需求相对于收入是不恒定的,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下浮动而改变。如果你一天只赚10美元,那么35美元一个冰淇淋,对你来说就是很奢华的一笔开销。而奢侈品对于高收入的人而言可能就是普通商品,甚至是“劣等”商品。举例来说,亿万富翁可能会停止收藏豪华汽车,转而开始收藏飞机。因为在这一收入水平,豪华车对于亿万富翁就是“劣等”商品,变得毫无收藏价值。
奢侈品牌林立的纽约第五大道
在全球,只有有限的几家制造商能达到“奢侈品”制造的地位,因为他们的产品设计、品质、耐用性和性能都明显优于可比商品。在当下,路易威登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寡头,旗下拥有五十多个品牌的奢侈品供应商,产品包括服装、化妆品、时尚配饰、珠宝、香水、烈酒、葡萄酒和手表,2015年销售额高达357亿欧元,利润为46亿欧元。
开云集团则是第二大奢侈品公司,它是一家以经营服装及配饰为主的公司,拥有大量著名品牌,例如古驰、彪马、圣罗兰、巴黎世家、宝诗龙、芝柏……2015年销售额达1158亿欧元,利润696亿欧元。它由法国皮诺家族控股,公司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亨利·皮诺,曾在2013年归还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鼠首及兔首给中国。
而历峰集团是瑞士奢侈品公司,由南非亿万富翁安顿·鲁伯特创立于1988年,涉及的商业领域有珠宝、高档手表、配件、高级皮具和时装等,2016年营业额11076亿欧元,利润2227亿欧元,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公司。
在现在的商品市场,几乎每一个类别的商品,其“奢侈”的特点都是更优质的部件和材料、时尚的外观、更好的性能和先进的功能。至于那些被公众视为奢华的商品,如豪车、珠宝、名牌服装、大型游艇和豪宅等,在社会经济学中被称为炫耀性消费品,这些商品的质量、性能和外观,并不一定比一般商品来得更好。不过,这一事实并不会阻止人们追求奢侈品的热情,根据贝恩公司的统计,2015年全球奢侈品收入已突破2500亿欧元。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开支正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在增长。根据中国社科院2010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奢侈品市场在2009年年底已增至94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市场275%的份额。中国在2014年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奢侈品消费大国。瑞士手表、法国时尚和意大利皮具都颇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需要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奢侈品,尤其是让有中产收入的白领在众多眼花缭乱的品牌中,购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而不是只买最贵,不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