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2 / 2)

或许您会想到直接找买家,便可省却不必要的费用,把升值利润揣进自己的腰包。不过很遗憾,不像黄金有一个量化的熔体值,转售钻石没有一个客观衡量其价格的标准,卖家就头疼了,而潜在买家也没有理由不买新钻石,非要按市场零售价购买您的二手货,他们唯一肯接手的理由(前提是真货)是能跟您讨价还价。

由此可见,尽管钻石市场需求强劲,相当景气,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一定能保值增值,如果年景不好,更可能有价无市,唯一不变的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特点。既然如此,何不花最少的金钱购买人工培育的钻石,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呢?

目前,世上最大的cvd无色钻石切割之后可达到23克拉,外观媲美优质天然钻石。除非借助精密仪器,肉眼根本无法判断两者之区别。不过,鉴于人们倾注于自然钻石的千年情感,可能还无法接纳人工钻石。但是当你阅读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后,是否会稍稍改变一下想法呢?

女人主人公玛蒂尔德年轻时,总是梦想步入上流社会,过上珠光宝气的奢侈生活。而成年后因无陪嫁,她只能嫁给一味讨她欢喜的低级文员。一天,她丈夫争取到了教育部举办晚会的请柬,并慷慨地把节省下来购买来福枪的钱,给她购置了华丽的晚装,但她还缺珠宝首饰。无奈之下,她向女友借到了最炫目的钻石项链,令她在晚会上出尽风头。不料回家后却发现颈上的项链丢失了。

玛蒂尔德和丈夫倾家荡产,并借助高利贷凑够36000法郎,买来一模一样的新项链还给女友。在随后的数十年,她和丈夫一个铜子掰成两半花,辛苦劳作才偿清债务。一天,她在公园偶遇女友,讲述了丢失项链后购买新项链奉还的事情。女友看着玛蒂尔德被岁月摧残的脸庞,惊异地告诉她,那条钻石项链只是价值500法郎的赝品。

莫泊桑笔下的故事寓意深刻,但仅仅针对钻石项链而言,戴在富人颈上的钻石即便是赝品也像真的,只因他们内心够强大。但我们就不必效仿玛蒂尔德,为了“恒”久远,而“一颗就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