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书(1 / 2)

天罡战线 魏楮 1385 字 2020-12-27

四月后的一天,从燕京至楚庭的长途动车上,一个身穿军绿色工装的年轻男子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飘着小雨,他静静地凝视着玻璃上的水珠出神。

他的双腿始终拘谨地并在一处,腰板撑得挺直,与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

黑色的旅行箱被他放在脚边,与他的腿紧挨着,似乎不这样的话,总有些不放心的样子。

这人便是周佚。白夜之战落下帷幕后,他在后海的四合院中住了一段时间,跟在丁化鳞身后,负责一些安保事宜,倒也安排得井然有序。直到几日前,安小琥在整理旧衣物时,从他那身军装里翻出来一封家信,好在她没有拆出来看,否则信上的内容绝对会让她大吃一惊。

这封信是周佚父亲周巡临终前的绝笔,更要紧的是,这是一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信,被周佚小心的收在里衣的口袋内,若非安小琥细心,恐怕这封信就要随着衣服一起丢进洗衣机了。

信一翻出,不由勾起周佚的思乡之情,再加上清明将至,便打算回乡祭祖。丁化鳞没有拒绝,清明祭祖,无可厚非,而且这对周佚来说,也是认清现实的最好机会。毕竟人嘛,总要对过去有一个交代。

于是替他安排好了行程,原本打算搭乘直升机,但周佚一听自己要在那个铁盒子里飞好几个小时,怎么也不答应,这才订了长途车票。

窗外的雨小了一些,动车慢慢减速,似乎要进站。周佚从内侧的口袋中掏出那封泛黄的书信,展开信纸,将信上的内容又读了一遍:

“佚儿,我今奉命北伐,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你若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你自小体弱,倘若有心习武,可凭此信投往西北军麾下。此番诀别,感念至深。兹留军章一枚,聊作纪念。接读此信,切勿悲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匆匆谨祝珍重。”

底下的落款是一九二六年七月周巡绝笔。

周佚端详着手中那枚小小军章,眼角不由湿润。

动车到站,广播响起:“女士们先生们!列车已经到达楚庭站。”

周佚心头一定,拿袖口轻轻擦去眼角泪水,从座位上站起。清明将至,春光稍显阴冷,在北方仍是大衣紧束的时候,但在楚庭却已早早地换上了单衣。

楚庭人对宗庙、祖先向来是非常重视,祭祀事宜,历来是头等要事。所以每逢清明,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赶回老家来,同父老乡亲一起去拜祭祖先。

人群之中,有不少人形色匆匆,周佚很自觉的没有拥挤,抱着行李箱站在一旁。行李箱中有丁化鳞为他准备好的一切,一张城市云脑的黑金卡,凭这张卡,不管是哪个酒店都可以办理自动入住,还有一部华为手机,手机里只存了丁化鳞的号码,安小琥反复叮嘱,钱财都是小事,这两件东西一定不能遗失。

这时一个戴着墨镜的女孩顺着人流,走到他面前。女孩拉了拉墨镜,好奇地看着他:“大哥,你穿这么多不热吗?”

周佚吓了一跳,这才仔细打量面前的女孩,只见她穿着一件银闪闪的体恤,脖子上挂着一副环形耳机,看上去十分前卫,甚至可以说有一丝性感。

她的体恤领口开的很低,周佚不小心瞥见了一条肩带,心头瞬间一阵急跳,摇头说:“不,不热。”

“但是我看你都出汗了呀?”女孩眨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

周佚感觉自己被尴尬包围,只好挤进了人群:“那个,我要下车了。”

女孩噗嗤一笑,拖着行李箱跟在他后面:“大哥你是第一次来南方吧?”

“不是第一次,只是很久没来了。”周佚头也不回的答道。

“很久,有多久?”女孩的好奇心并没有因为周佚的回避而减退。

“大概十几年吧。”周佚心中估算着,脑海中隐约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也可能是七八十年……”

女孩沉默了一会儿,像是有点惊讶:“这么久?这几年楚庭变化挺大的,大哥你怕是要认不得路了。”

“路我当然是认得的……吧?”周佚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站在车门口,看着眼前密集的人群,心里一时也没了准头。

“别挡路。”旁边的人推了他一下,周佚连忙让过。

“出站口在这边。”女孩笑盈盈地望着他,指了指右边的楼梯,似乎有点取笑的样子,却并不让人生气。

周佚觉得心中莫名地触动了一下,快行几步,跟了上去。

“谢谢你啊。”周佚低着头说。

女孩略显得意地说:“今天你遇到我,算是运气好,我虽然不是楚庭人,但是楚庭这地方,我可熟的不能再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