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
来自南方的外地人几乎都觉得京城女人特土,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轻松和含蓄多么重要,不太理解北方的风沙对人的思想形成和xing格塑造有多大的影响,不知道几百年皇城根文化对京城女人的影响有多大。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外地老冒,又糊里糊涂的被人家伶牙俐齿的挤兑几句,当然会觉得京城女人面目可憎。
其实,京城女孩比较耐看,而且讲究的是气质,所以总觉得随便点儿并无大碍。再说,她们本来就该有那种与生俱有的自信,皇城根儿底下长大的,啥世面没见过?因此,优越感在所难免,不过这一点也zui招人反感。生活在党中央所在地有什么了不起?该见不着中央首长照样见不着;京城官多和她们有什么关系?那些达官贵人连眼角也不会扫她们一眼!在很大程度上讲,京城女人的优越感是虚的,怎么想怎么不实惠。好在现在京城女人现实多了,在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的节目中,都会去为南方男嘉宾留灯。
贫嘴崔永元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说过:我发现京城女孩都有个特点,关心国家大事。我女儿7岁,我和妻子正在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的事她cha嘴:039世贸大厦不是塌了吗?我们为何还要进去?039崔永元接着说:在我眼中,京城女人特爱抽烟、吹牛,比如她们说喝路易十三,你别信;还有说能办成的事情,你得打问号。此外还善变,sars的时候,都不说自己是京城的,全变成东北的了;申奥了,又纷纷说我家就在奥林匹克体育馆后面。这话的确是有些损,不过也是事实,不然的话,那些京城女人还不把他给杀了去?
京城女人不招人喜欢,问题主要出在方言上。京城人说话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那种敢于藐视一切的腔调,那种在对方面前首先占领制高点的表达方式,确实不招人待见。听京城女人用那种态度、那种腔调、那种方式说一般的事情就会让人受不了,而用京片子骂人或者吵架杀伤力尤其大,那些京城话让被骂的人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显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第一回合就失败了,加上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注定是京城女人的口下败将。
shua嘴皮子确实是京城女人的长项,尤其是在王朔痞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京城女子个个都是女王朔,个个都是字字机锋,人人都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就是二十一世纪已经过了十多年,这样的习惯依然根深蒂固,藏在她们的骨子里。京城的建筑颇有气派,可是气候却比较恶劣,沙夏热,冬天又过于寒冷,惟有秋高气爽,还比较可人。这样的气候影响了女人们的个xing,而仿佛都见过大世面,身上透着随意和大气。这是京城在女人身上折she出来的结果。
所以京城的女人才会个个都是政治家、演说家、生活家。想想几代古都,满街都是名门之后,想想生在天子脚下,有皇城相拥,有周口店祖先在上,因此京城的女人都有一种自大的情绪,像渗透在血液里一样。一旦说起国家大局和世界形势,她们立马一脸的庄重和严肃,立马就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可以从朝鲜半岛讲到阿富汗战争,从希腊债务危机讲到国际经济不振,从美国重返亚洲讲到未来世界格局,完全是一副中国的希拉里的派头,完全是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抱负,讲到动情处激情高昂,自然就有巾帼英雄的风度,充分体现了京城女人xiong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良好品质。毕竟这些女人,生在皇城根下,长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