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平时总是很忙的,除了教学、绘画,还有学院的行政事务、接待应酬、参观考察、各种会议更是有增无减,可是他就是喜欢带着我一起去,就像我是他的助理似的。郑重其事的对人家介绍:小拐子,我的学生里zui笨的一个,也是zui有希望的一个。
以后陪着老师的机会多了,与一些美术界的人慢慢熟悉了,就会有人和他开玩笑:从来没见过你对一个学生这样满意,也没有这样带在身边的。如果是个漂亮女生,当然可以理解,因为可以往别的方面去想;可是这位学生又是一个帅小伙,是不是想先收他当自己的gan儿子,以后再进化成女婿?
刘文博对此不置与否,不过就是命令我以后除了在课堂上以外,都得jiao他刘叔。就这样,我不仅糊里糊涂的做了一位大画家的学生,还成为了他的gan儿子。
那所省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专门高等美术学府,也全国八所美术学院之一。这座坐落在江城武昌区中山路374号的美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由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先生、唐义精先生及徐子珩先生创办的武昌艺专不仅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也是我国zui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专、杭州艺专、武昌艺专)之一,可谓历史悠久。
美术学院设有动画学院(含影像媒体和动画)及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雕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等12个院系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中等专业部(附中)和公共课部。后来还成立了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下设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等,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和艺术的社会开发。
其中zui值得自豪的是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课程、水彩画系水彩画创作课程都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美院不仅有雄厚的师资队伍,还聘有外籍和国内客座教授、特聘教师。在那么多年的历史里,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参加了国内外美术展览和设计展示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金、银奖章和其它重要奖项,有些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还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画集等。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艺术展览和专题学术讲座,形成了适宜于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艺术氛围。同时还相继派出教师出国考察举办展览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据刘文博介绍,那些主要的欧美国家都几乎转遍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记得美术学院的校训是崇德、笃学、敏行、致美,记得闻一多、冼星海、贺绿汀、吕骥、唐一禾(留法)、庄子曼、彭友贤、倪贻德和关良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曾经在这所学院任过教,记得zui初的那位唐义精校长倡导的对艺术无须偏见,对艺术家亦无须有门户只见,为形成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奠定了基础,成为彰显学校学术精神与教学传统的恒久资源。培养和造就了唐小禾、程犁、尚杨、陈立言、查世铭、刘一源、皮道坚、徐勇民、陈孟昕、周向林、李全武、刘寿祥、石冲、李松、范汉成等一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家、艺术家、设计艺术家、理论家,刘文博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很多年过去以后,刘文博还曾经拉着我到过位于藏龙岛的很大的新校区,在一间很大的阶梯教室面对那些满满当当几百号人,就那么拍着我的面颊对大家说:认识一下,这就是我经常对大家说的那个小拐子,当然是我的学生,也是你们的学长,更是一个企业家,你们就不想要他对你们说些什么吗?
这样的事推辞不得,这样的场面也不能溜走,我就不得不临场磨刀,讲了一些与刘教授有趣的往事给那些学弟听,还回答了他们提出的不少问题,zui后还能领着他们唱了那首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校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ri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huang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该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我侪努力qian修,复兴我伟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