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南正街上住了许多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也有着许多上万州、渝州,下江城、申城的在长江里讨生活的船员、水手,加上峡州本来就处在巴蜀文化与楚汉文化相对峙、相融合的夹缝之处,于是那些南腔北调的渝州话、江城话、襄阳话就会铺天盖地的扑来,那些弯管子的方言也就会被峡州人半知半解的听懂和领会,我就能听懂这个老和尚并不太规范的江城话。
我赶紧站起身来,把手里拿着的那本huangse封面的小册子给那个老和尚去看。
阿弥陀佛,又有人在用这种方式蛊惑人心吗?那个老和尚仅仅只是看了一眼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就有了些失望:这本书能jiao《认识佛教》吗?不过就是一些胡言乱语,凭什么要浪费纸张,这也是一种罪过。
我不过就是把小册子打开,就是那么放在膝盖上而已,自己却在想自己的心思。连死都想到了,当然根本没有看书。我也不明白老和尚为什么会那样说,当然不得妄作评论。
千万别对我说什么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还富有哲理之类的奉承话,听了就污了我的耳朵。老和尚的声音不高,可是很清晰,而且不紧不慢:你没发现这本小册子讲的全都是空话、甚至都是废话吗?其实说到认识佛教,就只需要四个字:不二法门。
我不懂,自然依然保持沉默。
对了,小拐子心猿意马,根本没有看过那上面的字,那也倒好,读书不能一心二用,gao不好会走火入魔的。那个轻飘飘的老和尚根本没有看见我脸上露出的大惊失se的神情,喃喃的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转身就走开了。不过仅仅走了两步就站住了脚,回过身又问了一句:小拐子,你刚才想了些什么?
我根本就没有任何迟疑,唐人罗隐的那首《自遣》就tuo口而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ri愁来明ri愁。
很不错,信口开河就能背出一首唐诗。那个老和尚眼里有了点笑意,站住脚鼓励我:小拐子,能不能再背一首我听听?
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这一次我想了想,说出的是元人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害则害谁曾惯,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huang昏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