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青莲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小丫头,那些梵文的、有些拗口的、几乎全是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梵文,意思是:皈依三宝)之类的大段经文很令人头疼的,可是她几乎一听就会,也许是从小在睡梦中也被那些宝通禅寺的喃喃念诵的经文所熏陶,兴趣好的时候就有些出口成章。大殿里黑压压一片光着头的僧众之间坐着一个满头青丝、面se红润、一脸稚气的小丫头,和大家一起摇头晃脑的念经,是不是有些骇人听闻?就有些香客背地里把她当作观音菩萨座前的那个小龙女下凡。
其实佛教的经典典籍、尤其是旧版的经书上也有不少的cha图,有木刻、剪纸、工笔、雕刻等等形式直白的、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佛教故事,就有些寓教于乐的意思。不像现在的一些大部头的书籍,从头到尾就是板着脸训人,一看就是伪君子。小丫头就会拿着那些cha图四处找人给她讲故事,就是隆醒方丈和玉林大师也乐意而为,所以木青莲对佛经的了解也不同一般。后来有了我以后,有一段时间天天缠着我去临摹cha图,我的那些不成熟的绘画生涯就是被逼无奈不得不从那个时候重新开始的。
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为本师以来,过了六百年以后佛教传入东土中国,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当局的支持和鼓励,其势头和信徒数量很快超过了中国本土的教派。这些从梵语翻译而来的佛教典籍并不是简单的讲经说法,而包含了许多富于哲理的故事,企图让诵经者或者信徒们不仅是通过枯燥的教义来侍奉佛主,而是从这些深入浅出的故事中悟出教义之所指,从而坚定信仰的决心与勇气。
在这些佛经故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的。这些不同的佛教典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大同小异地讲述了我佛当初如何舍弃太子之位出家,如何在菩提树下得道,如何云游四方度化世人,以及后来如何应魔王波旬的请求而涅槃的故事。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康熙的曾孙、镇国公永珊做了一件颇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将众多佛经中关于佛的故事抽将出来,编成一部专门讲述佛生平的书:《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又简称为《佛传》。
《佛传》一书出版于1808年,全书收录佛本身的故事约二百余则,均采自佛教东传以来的佛经中的有关篇什。由于其中的一些语词,如天花乱坠、讲经说法、醍醐灌ding、大彻大悟等等,都已为一般的民众所知晓,并进入了汉语的常用语汇之中,加上又是很丰富、很精致的cha图本,其中包括买花供佛、释迦出世、仙人占卜、太庙祈福、太子灌ding、郊游悟道、作瓶警策、沙门点悟、落发换衣、六年苦行和牧女献ru和菩提正果等等。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佛教普及书籍,自然通俗易懂,而且历经一个多世纪,自然十分难得和珍贵。宝通禅寺的藏书楼里就有这样一本,不知怎么被小丫头发现了,就简直爱不释手,还恬不知耻的在那本《佛传》的第一页上写了一行很幼稚的字:我佛慈悲,此书木姑娘所有。消息传出,全寺上下一片笑声,因为只有她才会那样霸道。不料十多年之后,那行字下面又多了一行更幼稚的、工整的彩笔字:我佛慈悲,我孃孃转给我小囡囡所有了。自然又是笑谈,那个时候,宝通寺又多了一个更厉害、更可爱的小囡囡,不过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