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你领兵两万为我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末将领命!”
很快姬尧便完成了部署,黄忠德为先锋,一位卫姓将军,领兵五千负责守卫安阳关,还有一位陈姓将军负责押送粮草,其余与姬尧一同随大军前进。
很快众人遇到了第一座城池,此城并不知道辰朝大军以至,姬尧令黄忠德穿上韩军服饰,率领千人,靠近了城门。
黄忠德刚与韩军交谈着,突然黄忠德拔出长刀发起了进攻,曹杰率领五千骑兵冲了过去,姬尧令一将军,率领其他五千骑兵拦截逃跑的人们,逃跑的韩朝士卒全部斩杀,百姓则驱赶回到了城中。
很快众人再夺得一城,俘虏两千人,姬尧将俘虏收编进了辰军中,同时安抚了百姓。
姬尧屡试不爽,用此计不断拿下城池,此时姬尧身边只剩下三万人,以及黄忠德和曹杰两位将军,而前方正是韩朝世州的门户,望韩关,此城是韩朝皇都的重要的门户之一,攻下此关,便可北攻釜州,东攻韩朝皇都。
众人在一处山谷中扎营,三人看着地图,商量着如何拿下此关。
“姬将军,我们可还用之前的战术?”
由于此前数战,早已让两人心服口服,现在都是以姬尧马首是瞻,姬尧叫两人向东,他们两人绝不向北,此刻姬尧紧盯地图,思考着攻城方法。
“黄将军,你先带领一些斥候先去关中打探消息,摸清他们有多少兵力,粮草在哪。”
黄忠德应了一声,便率领几名斥候乔装打扮,进望韩关打探消息去了。
此时,辰朝皇都后宫中,辰皇正在举办家宴,看着台下舞女们载歌载舞,辰皇与众妃嫔,以及皇子公主都笑容满面,渐渐的舞女们停了下来。
“捷报!捷报!”
此时一名宦官跑了进来,宦官对着辰皇跪地行礼,辰皇询问宦官是什么捷报。
“启禀陛下,姬将军攻破安阳关,并俘虏将军严泽,如今以夺得光州尽数城池,俘虏韩朝上万人,现今正在攻打望韩关。”
辰皇顿时面露喜色,站了起来,称赞着姬尧。
“好好好,想不到姬先生带兵如此了得,不到数月,不仅攻破安阳关,如今更夺下韩朝光州之地,真可谓是我大辰之福,哈哈哈。”
众人全部站了起来行礼,都对着辰皇高呼。
“恭喜陛下,得此大才辅佐,真乃我大辰之幸。”
“恭喜父皇,得此大才辅佐,真乃我大辰之幸。”
辰皇停止了宴会,召集了群臣入宫商讨要事,群臣陆陆续续赶到宫中,很快人便都已到齐,辰皇坐在大殿之上。
“众爱卿,如今姬先生以攻下韩朝光州,我等应该派何人前往治理?”
众人皆是一愣,满脸震惊,这才几个月,便用区区十万兵马,攻下了辰朝数次集结大军,都无法攻破的安阳关,并且还吞下了整个光州。
端求生听到自己的师弟如此了得,常年冰山的脸上,增添了一丝微笑,为姬尧感到高兴,随后端求生出列拱手行礼。
“陛下,如今刚刚拿下光州,民心不稳,不如就由臣去去治理。”
辰皇思考了片刻,便同意了,这时辰朝太尉站了出来,同时也是姬尧与端求生的大师兄孙明。
“陛下,现今我朝攻下光州的消息传出,想必会对姬尧造成阻碍,我朝应当增派援军,支援姬尧,同时提防诸王朝想乘虚而入。”
辰皇听着孙明的意见,便直接同意了,指派平南将军苏武与端求生,领兵十万支援姬尧,同时让边城提防着宋、羽两朝,很快姬尧拿下光州的事情,传遍了辰朝大街小巷。
此时辰朝皇都,一座竹林小院中,坐着一位带着面纱的女子。
女子静静的坐着,听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眼睛盯着院中的池塘,似乎思念着什么,这时一位丫鬟走了过来。
“小姐,你听说了吗?李门八贤的小师弟,护国麒麟姬尧,短短数月就攻下了韩朝光州!”
丫鬟眼里满是崇拜,比手划脚的和女子说着,女子一开始还是和刚才一样,但听到姬尧二字,高兴的站了起来拉着丫鬟的手。
“快和我说说姬尧此人,告诉你所知道的一切。”
丫鬟点了点头,开始讲述着,她所知道的一切,姬尧于九年前拜入李治民门下,进行了九年的学习,在数月前出山,之后便是攻下光州的事。
眼中满是惊喜的女子,再次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坐了下去看着池塘,丫鬟见状也退了下去,女子抬起头,看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