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 2)

张之俊(七)

这天的学校活动,张之俊照片拍得格外认真。

呃……也可以说是,拍得格外马虎。

或许别人从成片的效果看不出来,但他自己知道,他在拍其他人物和场景时,心情都有些急迫,取景构图都有些敷衍,也时常没有耐心去等着抓拍某个可能出现的精彩瞬间,只有偶然凭运气捕捉到的几个好镜头,勉强为他掩饰掉背后的心浮气躁。

而他的格外认真,不由自主地,都用在程妤菡身上了。

她的静态,动态,她专注的小脸,她低垂的睫毛。

他忽然想,如果有人发现他的偏心,或许要将他当成觊觎年幼学生的变态教师了吧。

而事实上,就算没这么下作,他也够不职业的了。

可无论多么惶愧自责,他还是转不开镜头,强迫症一般地对着那一个孩子,不断变换焦距,拉近,聚焦,有谁能知道,或许他只是将相机当成了望远镜,想要从她的任何一个细节,找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发际线,是不是有点像?

蹙眉不悦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

这样抬一抬下巴,有点小骄傲的笑,是不是有点像?

中午活动结束,张之俊将照片导出,一一发给各位老师以及认识的学生家长。

或许是心虚,或许是真担心家长们交流起来会发现问题,他把给程妤菡的照片特意挑选了一下,只发表情姿态最好看的那些给程妤菡妈妈,其他学生的照片就尽量全部都发,给他们附上说明:“这是原图,还没修过的。”

这样看起来,给大多数孩子拍的照片数量就大体相当了,谁都不会觉得突兀和奇怪。

大多数家长的回答也是礼貌又客气,程妤菡妈妈最惊喜自不必说,给他发来好多感谢语,又立刻编辑了条朋友圈,发了满满的九宫格。

张之俊微微松了口气,看着那透过屏幕的雀跃,怎么想都与印象中的她、以及早上在校门口那惊鸿一瞥的她很不搭,可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吧,许多人都是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各有一面,而且……

他意识到她没怎么发过工作相关的内容,或许她的朋友圈是分组可见,工作相关的内容,也就是大家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她的那一面,就只展示给工作相关的联系人吧,在母亲的身份这里,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尽情展示自己烟火气十足的母性一面。

只是她此时的开心虽是自他而来,他却有一种为人作嫁的心酸,此时此刻她的喜悦,到底是全在和别人生的孩子身上啊……

他摇摇头,有些无奈又有些宠溺地想:幸亏没发太多给她,否则都不用跟其他家长说,人家一看她朋友圈就知道老师给这孩子拍得更多也更好了。

不过……程妤菡是优等生,或许其他家长也只会想到老师是偏爱好学生,断然想不到其他可能性上去吧。

除了其他几位优等生的家长。

比如沈佳俊妈妈。

张之俊的脑子里漫无边际地飘过了些没太大意义的点,其中一个是:沈佳俊妈妈不发朋友圈,会不会也不看朋友圈?

反正他好像也没怎么见她给他或其他老师家长点赞评论过。

根据他以往了解的家长,在朋友圈几乎或完全不留下痕迹的,通常是两种人,要么是极其商务,忙碌之余也需要低调甚至隐形的人,要么是家庭妇女,有点自卑,自觉没什么好分享的,生怕露了怯。

沈佳俊妈妈给他的感觉,应该是第一种吧。

从这天开始,张之俊每天都惦记着一件事。

早上学生来校的时候去门口看看。

程妤菡跟很多不坐校车的孩子一样,早上是父母开车送,下午是老人来接。因为早上孩子到校早,父母送也不耽误上班,但是下午放学早,父母通常还没下班,一般都是老人来接。

只是程妤菡到校的时间通常都是7点20多,赶在规定的7前,这十分钟内到校的学生最多,而且张之俊会非常忙,毕竟课代表和小组长收作业的时候得看着,还有早到校的孩子总是有问题要问他,好几次他看看时间差不多,想要溜出去,都被眼尖的孩子发现叫住了。

偶尔能跑出去看一眼的那几天,也都没能那么侥幸遇上程妤菡刚到门口,有时是才出教室就遇到她了,有时根本就没遇到她,等回来却看到她人已在教室,俩人分明是走了不同的路。

最接近的一次,是张之俊快赶到校门口时,程妤菡和沈佳俊刚从门口处手拉着手一起进来,而家长不能入校,保安把守的大门外,人影绰绰,朝思暮想的那张脸好像一闪而过,却又根本不能确定到底是真看见了还是心理作用使然。

张之俊叹了口气,收敛了情绪,换上若无其事的和蔼笑脸,对冲他甜甜问好的两个孩子点头,也道一声“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