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斗曲(1 / 2)

唐朝美容师 力风君 1646 字 2020-12-10

甫落足第一级石阶。忽听上方“铿锵”一声突兀脆响。紧跟着“峥峥峥”的拨弦声连续不断。划破云空直落入耳中。却是有人在云顶殿内弹奏起古琴来——不。古琴的音色李名已非常熟悉。如今由这区别开的韵味而判断。它应该更象是由古筝所发出。

其实古琴和古筝的区别。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为七弦。古筝则一般是二十多弦。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有琴码。而古琴没有。演奏时。古筝基本上一弦一音。而古琴是一弦多音。从音色上听。古琴的音色比较阴沉。而古筝的高音会比较清脆。低音比较宏亮。

但听云顶殿中这人所弹的古筝曲调。声声清晰亢亮。悦耳而不刺耳。低沉处而又不失明快;节奏上。不紧不缓。不柔不急。如天空飘散游荡的闲云。似旷野自在休憩的仙鹤。令人闻后心胸为之一畅。再结合周遭云雾环境。真个便象置身于缥缈虚无的天界中。正欣赏那从宫殿深处飘来的无上美乐。

陶醉中。两人缓缓才行了几步。后面的玉蝉忽然“咦”道:

“小李子你快瞧。那云朵似在听乐音指挥哩!”

李名定睛看去。果然见前面石级两边。原先尚算规矩的层层云朵。随着那古筝曲调的起伏波动。竟然也阵阵涌荡飘忽。时而聚集。时而化散。悠然来往。便如一个个调皮的白色精灵。正展开无比奇异的舞蹈。只不过在它们的“舞蹈”下。本来还能辨清面前石级去向的。如今猛然间就变得隐秘模糊。此一刻才看见左下边有几处台阶。下一瞬却顿被白云遮挡得无影无踪。在明知身旁两边就是绝壁深渊的情况下。有谁还敢轻易冒险随便落足?

下意识地抓紧玉蝉的手。李名抬脚数次。勉强走了几步。最终仍不得不无奈停下。前边如此。后面的来路亦同样被封。便是想要退回去。现在也很难办到了。

皱起眉头。李名正思索如何应付。玉蝉此时忽又道:

“我瞧这白云既能受古筝遣使。想必其它乐音亦可办到。再不济。能对那筝声有所扰动都是好的。小李子。我给你的玉笛呢?快拿出吹来试试!”

幡然醒悟。李名一拍大腿喜道:

“对!说的有理也。蝉姐姐你扶着我。且先站稳了!”

等她的一双玉手放在自己腰上。李名从怀内掏出玉笛。默想片刻。将笛一横。放在嘴边就吹将起来。

他奏出的曲名。却是睹景生情。现代电影《笑傲江湖》中的那首《沧海一声笑》。

这曲《沧海一声笑》。虽然缺少了人声的部分。但仍高、中、低音三频皆备。曲风有明显的中国古代武侠特色。是一首难得好曲。开场那猛然拉高的笛子。给人的感觉就已经是“惊艳”!再夸张一点。就是“心神颤动”。豪迈慷慨的大气展现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如今的李名。吹笛技巧已经炉火纯青。老道高超。更将它演绎的活灵活现。

李名之所以选此曲。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原来他见那古筝的曲调平缓悠闲。表现出的是一种恬淡自然。无所求为的超脱意境。心内暗想:如欲对它形成干扰。势必需反其道而行之。它既淡漠处事。自己就壮志凌云;它视俗世一切若等闲。我便笑踏红尘任浮沉。反正是你静我动。你抑我扬。总能使你不可再轻易摆布周遭白云。

果然。笛声甫起。那古筝开始还只是略为停顿便又恢复井然有序。岂料于几个小节起落之后。在李名的全力发挥下。平静悠然的低调怎能抵得过豪气干云的大度?渐渐地不多时便为笛子曲调所掩。虽然随后那弹筝之人勉强提高了一个八度继续演绎。但也失去了他原曲的意境和曲风。要想再独占全局。却是办不到了。

反映在四处挡路的白云上。这些白云逐渐亦失去了先前的灵动性。即便仍可听那古筝乐声调度。但聚散飘移的速度。终究还是缓慢了许多。其错落中所暴露出的台阶空隙。已足以让李名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看清并踏步前行。

李名和玉蝉又如何肯放过这难得的机会?笛筝之音互为缠绕中。眼见得两人是不一会又登了上十数级台阶。

云顶殿里的弹筝之人似乎是着急了。但听他加快了拨弦的速度。一阵激烈的扫音连续乍响。短短几秒内是完全压过了李名的笛声;接着那曲调一变。却换了另外一种伤感怀旧的韵味。幽忧绵长的乐音中。忽听一苍迈的声音缓缓呤道:

“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分怀幽人。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邈今象欲纷。

白云悠悠去不返。寒风飕飕吹日晚。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逾远。”

人声与筝声相和。顿时无形中构成了一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势。冥冥中迅速掩盖了一切。轮到让李名原本畅快流动的笛曲竟无法再继续吹奏下去。已凝滞不动的白云。瞬时再度弥漫开在前面的石级空间。

“我认得这声音。他就是那白云道人!”

玉蝉激动的喊道。

楞了一下。虽然明知白云道人在故意刁难。李名目视手中横笛却为之犯愁:

人家弹古筝手口可以分开工作和谐为阵。营造出自己必须手口并用而莫可企及的音乐意境;即使再改换曲目。总是对不如别人感觉差了一截。气势上未免先输几分——要命的是失了信心。怎样吹奏恐都无法奉功?……

关键时刻。仍是冰雪灵慧的玉蝉将手温婉地搭在他肩头。附耳道:

“小李子。你继续安心吹笛。这呤诗唱和之事。便由我来代劳罢!”

佳人吐气芬芳。李名不由一扭头。正望见她含笑凝视的美目。心下顿时一阵温暖。于是也回以一笑。点头道:

“好。嗯……还记得我以前比试时的那首咏月长诗吗?你等会儿便呤它……”

得到玉蝉的肯定。李名再举横笛。悠扬的曲调声起。他将中秋赏月时由公孙大娘伴舞的《水调歌头》又一次深情吹响。

刹那间。缠绵的笛声似穿透白云。回荡在山谷高空之中。后面聪明的玉蝉默听了片刻。踩着节拍。以清脆婉转的嗓音呤诵道:

“明月几时再有。把酒且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