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洛清寒轻敲幻灵的头,笑了:“你这丫头,倒是个鬼精灵,从哪里看的这些精巧的故事?”
幻灵只笑:“娘娘又说我,不过是奴婢小的时候,家中母亲讲与我听得罢了,哪里是道听途说!”
薄夕也是笑着,几个女子清脆的笑声,一时间充斥着栖凤阁后院,到颇有几分万物复苏的温暖味道。
幻灵见洛清寒喜欢听这些,不免来了精神,又说道:“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
洛清寒只听得啧啧称奇,不禁抚掌,想着这辛劳的劳动人民脑洞也真是不小,这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都能想到,也当真是佩服、佩服啊!
薄夕此时也笑语盈盈地开口:“奴婢倒是知晓送花灯的缘由,送花灯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洛清寒连连点头,想到了小豆子刚巧快两月了,不免笑了:“若是本宫晚些生小豆子,不知可否有人也给本宫送花灯呢。”
语毕,洛清寒却是淡淡的伤感,自己早已经是无亲无故了,哪里有人给自己送花灯呢?轻轻叹了口气,洛清寒不免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幻灵见状,忙又开口再说,妙语连珠:“娘娘可是不知道呢,元宵啊,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奴婢听闻,最新奇的,是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洛清寒觉得新奇,也不免自己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只是,心里淡淡的忧伤,却怎么也都没有办法轻易派遣出去。
薄夕见洛清寒兴致缺缺,此时仍然寒冷,又怕洛清寒受冷,忙扶着洛清寒的手,进了屋子里。
此时,小豆子刚醒,在奶娘怀里可劲儿吃奶呢,吧唧吧唧的声音在栖凤阁尤为悦耳。